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Wén

文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周文王子孙中有以其谥号“”为姓氏者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,土家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回族均有文姓。

文姓发源于陕西、河南、山西境内,如今文姓以广东、江西、广西、湖南和四川为多。

文姓历史人物有文种,春秋时楚国人,越国大夫。越王勾践时,越国被吴国攻破,勾践困守会稽。文种献计贿赂吴国太宰,使越国逃过了亡国之耻。勾践入吴为人质,文种代为主持国政。勾践归国后,君臣刻苦图强,终于灭了吴国。文翁,西汉人,少年时好学,通《春秋》。景帝末年任蜀郡守,兴修农田水利,重视教育。在成都兴办学校,入学者得免除徭役,并以成绩优异者为郡县吏,他改革教育,使蜀地文学可与齐鲁文学比肩。武帝时令郡国都立官学,始于文翁。文天祥,南宋民族英雄、文学家。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抗元斗争,抗元失败后在五坡岑(今广东海丰北)被俘,至元十九年被害。他将所遭险难及平生战斗事迹用诗歌写出,名为《指南录》,狱中所作《正气歌》,尤为世人传颂。

文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五十五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支庶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,12,17,60)。 ②系自姜姓。周文王封炎帝之后太岳之裔文叔于许(故城在今河南许昌),称许文叔,其支庶以文为氏(17,60,89), ③系自妫姓。战国时齐田威王之孙孟尝君田文,死后谥文子,其子孙遂以谥为氏(17,89)。 ④春秋时卫国将军文子之后(60)。⑤宋时潞国公文彦博本姓敬,其先避后晋石敬瑭讳,去苟为文氏,至后汉时复为敬氏,宋时彦博之祖父为避翼祖(赵匡胤之父赵敬)讳,复改为文氏(15,17,21,60)。⑥清时高丽人姓。世居嘉山堡(23,260)。⑦清时满洲八旗姓喜塔喇氏、文扎氏等后均改姓文(174,180,181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⑧清蒙古鄂依罗特氏,后改为文氏(72)。今蒙古族姓(344)。⑨清时四川永宁道提标辖、蛮彝司土司姓文,原籍湖广,得姓于明朝(72)。⑩锡伯族姓温都尔氏,汉姓为文(201,433)。⑪土家(387)、黎、壮、布依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雁门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7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广东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文姓人口26%。江西、广西、湖南、四川等省区亦多此姓。以上五省区文姓约占全国汉族文姓人口79%。【人】 文种,春秋时越王勾践时大夫,屡建大功,灭吴后,被勾践赐死(15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回、鲜、侗、壮、水、苗、黎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、仡佬、锡伯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姬姓。《风俗通》云:‘周文王支孙以谥为氏’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路史》云:“太岳后有文氏。”太岳乃炎帝之后,则此当系出姜姓。③又注:“一云当出卫将军文子之后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称:“周代卫国将军文子的后代。”文子,疑指孙文子,卫大夫,历定、献、殇三朝。④郑樵又注:“宋潞公 (潞国公,文彦博之封)家本敬氏,避国讳改为文字 (按:《宋史·文彦博传》 载;文彦博,字宽夫,汾州介休人。其先本敬氏,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)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总论·有故改氏》 载:“宋文彦博本姓敬氏,曾大父避晋祖讳更姓文氏,至汉复姓敬; 宋避翼祖讳复改文氏。”(按:《万姓统谱》 “”姓(注) 云: 一派出自敬氏,避晋讳去 “” 为“”字; 《世谱》 云: 敬氏避晋讳亦改为 “” 字。是敬氏所改。不独文氏,或为苟,或为“”。) ⑤清代高丽族亦有文姓,世居嘉山堡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⑥或为清代满族姓文扎氏、喜塔喇氏所改,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⑦锡伯族之文氏,则由温都尔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字 “” 而得。望出雁门。

春秋时越有文种,为大夫; 汉代有文渐,资县人; 南宋有文天祥,爱国民族英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多林

    读音:Duōlín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石代之妻为多林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méi【源】 ①商后有枚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衔枚为官名(《周礼》秋官之属,掌禁喧嚣),以官为氏,见《史记索隐》(11,17,21)。【望】淮阴、淮南(17,21,60,418)。【布

  • 读音:Yu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Biān【源】①系自子姓。宋平公子御戎,字子边,其孙边卬为司徒,后因氏(7,9,11,12,17)。一说,宋公子城之后,城字子边(12,21,62)。②边,商时侯国,周大夫边伯之后因氏,见《国名

  • 读音:ch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)。【望】 陇西(17,418)。【变】 作〔〕(17),误(8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 “㿭, 姓

  • 史朝

    读音:shǐ cháo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史朝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及《世本》(6,7,11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史晁〕,晁、朝,古相通(6,7,12,17)。【人】 史朝朱驹,春秋时卫大夫

  • 克哩特

    读音:Kèlī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阿里玛图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克理特〕(260)。②清蒙古正白旗中有克埒特氏(259),〔克埒特〕似即克哩特氏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阿里玛

  • 梧下

    读音:Wúxià【源】 《战国策·魏策》有梧下先生。高诱注:家有大梧树,因以为号,若柳下惠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战国策·魏策》有 ‘梧下先生’,高诱

  • 孛述魯

    读音:Bèishùl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乃 “孛术鲁”之别译。)

  • 都拉喇

    读音:Dūlālǎ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吉林乌喇、黑龙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人】都拉喇扎鲁察,清满洲正白旗人,世居吉林乌喇,由蓝翎侍卫从征西藏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