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ǎi

【源】 奚五族著姓有揣氏,见《金史》(24,60,62)。奚,古族名,在南北朝时称库莫奚,分布在饶乐水,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,至唐时,其族酋李大辅封为饶乐郡王,当时与契丹同称两蕃,后融合于契丹。【变】 《辽史·三十三部志》有楚里部,即此氏。又作楚里迪,锄骨里(77)。〔楚里〕、〔楚里迪〕、〔锄骨里〕等似均系揣之异译。【布】 河南唐河揣洼与赊镇(62)、河北卢龙(289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揣本,明时河南沁阳人,永乐举人(15,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。今辽宁之清原、绥中、昌图,天津之武清,黑龙江之海伦,河北之卢龙,河南之卢氏,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五奚族著姓有揣氏。见《金史》。”(按: 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金·奚五族》载:伯特、约罗、斡里、穆济、吹。奚王五族在辽为部,金大定间始定为氏。疑《姓氏考略》所谓 “奚五族著姓有揣氏”之 “”,即 《续通志》奚五族之一的 “” 氏之别译。所书既殊,后分为二氏。)

《姓氏词典》 音chuāi,不从。

明代有揣本,永乐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统稽

    读音:tǒng jī代北人姓,后改为嵇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至 巴

    读音:Zhìbā古代吐蕃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,分裂为四,其一在前藏,即拉萨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六,其中之一,即至巴氏。当以部族为姓。参见《中国通史》。

  • 斛谷

    读音:hú gǔ【源】 代北高车部人之姓,即斛粟氏(60,62)。一说,鲜卑人姓(242)。【人】 斛谷提,晋末南燕慕容超之将,见《南燕录》(7,17,24)。后以功封郡县公,见《晋书》(242)。与

  • 读音:Nài能姓出自春秋时期的熊姓。熊挚,本该被立为楚国的君主,但由于残疾,不能立为王,于是就把他封于夔(今湖北秭归东),后楚国以夔国不祭祀祖先为由,灭掉了夔国。后人为避免株连,就去掉熊下四点

  • 读音:áng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相传为西夏时西南都统昂星之后(60,62)。③或为元时尚书省右宰昂吉儿(野蒲氏)之后(60)。④明清时广西府(故治在今云南泸西)知府昂氏,系彝族(25

  • 读音:biān系扁姓所改,亦或史华编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汉>编訢,章帝时为治历官。

  • 甘州

    读音:Gānzhō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史》 收载,“元有甘州不花。”未详其他。疑此非姓,姑暂收录。

  • 吉學

    读音:Jíxué【综】 苗族姓。世居贵州松桃,汉姓有欧、贺二氏(116)。

  • 哈勒努特

    读音:Hǎlè' nǔtè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有载,本部落名,以之为姓。后改单姓“郝”,盖取哈勒努特之首音谐其音近之“郝”而得。

  • 读音:Xiè/Shieh,Sye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姓解》(9)。【变】 作〔㳿〕(75),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