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í

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提弥明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布】 山东成武(34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湖南湘谭(373)、台湾桃园(68,261)、河北三河(285)、隆化(344)、廊坊、沧州、青县、北京、辽宁新宾、抚顺、吉林长白、伊通、江苏镇江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提桥,明时河北河间人,天启进士,历官至刑部侍郎(21,61)。

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 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系春秋时晋国大夫提弥明的后代。元有提索,明有提婆苔,清有刑部侍郎提桥。” (按: 提弥明为春秋晋国上卿赵盾之 “车右”,勇士。未识其为大夫。又,提弥,复姓,名明。其后或有改为单姓“” 者。)

一音tí,为现行姓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ēi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孺悲之后有悲氏(15,21,60)。【布】 台湾(6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介休以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

  • 阿芒

    读音:A-máng【综】 佤族姓。阿芒为云南西盟管木鼓房之佤族官名,后裔遂以官名为姓(150,159,160)。亦作〔阿米昂〕(160)。

  • 读音:L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“玈”,黑弓,疑即以此物为姓。或作鑪()、 ��、 㢳, 乃同姓之分族。

  • 读音:Bēn贲姓主要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鲁国有县贲父,其后代取贲字作为姓,成贲氏。当代贲氏主要在安徽、湖北、辽宁、广西、甘肃等地有少量分布。贲姓历史人物有贲赫,汉代著名将军。当年揭发英布反叛

  • 读音:juān【源】 古有涓国,涓子为黄帝臣(17)。一说,涓子姓刘,齐人,御龙氏之后(60,62)。又,黄帝入金谷(故地在今河南洛阳西北),而咨涓子心,见《抱朴子》。是涓姓之始(60,62)。【望】

  • 吴雅

    读音:Wúyǎ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氏。清康熙时礼部侍郎傅达礼,姓此氏。”(按: 疑此即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之“乌雅”之别译,后改为单姓“吴”。)

  • 井疆六斤

    读音:Jǐngjiāngliùjīn【源】 代北姓(7,12,15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四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作“井强六斤”,可能将“疆”讹作

  • 斡兀立

    读音:Wòwùlì【综】元时人姓。海迷失,斡兀立氏,元定宗贵由皇后。定宗崩,临朝称制三年馀,宪宗二年赐死(399)。一说,系斡亦剌部长忽都花之女,姓斡亦剌氏,名斡兀立海迷失(397)。

  • 读音:Jì【源】 见《姓氏考略》(60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河南临颍(339)、山西汾阳(278)、云南昆明(62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(68,261)、河北三河(285)、

  • 壹那蔞

    读音:Yī'nālóu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亦收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 “即一那蒌氏。北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蒌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