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曳固
【源】 隋、唐时回纥外九部中,其第四姓为拔曳固氏(17,60,62)。其先为拔也部(60)。【变】亦作〔拔野古〕、〔拔野固〕(17,60)。
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唐书》 云: “回纥九姓,四曰拔曳固氏,亦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。” 详见 “拔也” 条。又,《姓氏词典》亦注:“又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古,为中国古民族铁勒诸部之一,唐天宝以后居回纥,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者。”
【源】 隋、唐时回纥外九部中,其第四姓为拔曳固氏(17,60,62)。其先为拔也部(60)。【变】亦作〔拔野古〕、〔拔野固〕(17,60)。
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唐书》 云: “回纥九姓,四曰拔曳固氏,亦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。” 详见 “拔也” 条。又,《姓氏词典》亦注:“又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古,为中国古民族铁勒诸部之一,唐天宝以后居回纥,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者。”
读音:Hǎlǎhǎsīě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其注“威喇诺尔氏”云: “奇尔实勒,始事王汗托果琳,后灭王汗归威喇诺尔。太祖其族为威喇诺尔氏,《列传》 哈喇哈斯尔氏。”
读音:zhù qiū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莒著丘公之后,莒为夷国,无谥而号,故以号为氏。著丘(或即著邑),莒之别邑也(7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“出自己
读音:qià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 【变】一作茜(91)。 【布】北京、四川成都、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中文大
读音:Zhúlǔ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系黑号姓(71)。【望】 彭城(71)。
读音:H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,62)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大阍者,掌管王宫之中门之禁,后世因称守门人为阍人。大阍者之子孙以官为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
读音:Kēlètèsī锡伯族姓氏。后或改为单姓“柯”,盖取科勒特斯之首音谐汉字“柯”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读音:Dìlǔ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yu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系完姓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院亨谦,宋时古田人,元祐中任德化县知县(15,21)。院宾,明时山西振武卫人,弘治
读音:Jiāng/Jyang【源】周宣王封庶弟友于咸林曰郑,伯爵也,为幽王司徒,死于犬戎之难。郑人立其子掘突为武公,有虢、郐之十邑。22世灭于韩,其后有畺氏(19,21)。
读音:Jiā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宁古塔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姜姓(180)。【人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伊思思之妻为姜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宁古塔地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