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曳固
【源】 隋、唐时回纥外九部中,其第四姓为拔曳固氏(17,60,62)。其先为拔也部(60)。【变】亦作〔拔野古〕、〔拔野固〕(17,60)。
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唐书》 云: “回纥九姓,四曰拔曳固氏,亦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。” 详见 “拔也” 条。又,《姓氏词典》亦注:“又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古,为中国古民族铁勒诸部之一,唐天宝以后居回纥,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者。”
【源】 隋、唐时回纥外九部中,其第四姓为拔曳固氏(17,60,62)。其先为拔也部(60)。【变】亦作〔拔野古〕、〔拔野固〕(17,60)。
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唐书》 云: “回纥九姓,四曰拔曳固氏,亦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。” 详见 “拔也” 条。又,《姓氏词典》亦注:“又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古,为中国古民族铁勒诸部之一,唐天宝以后居回纥,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者。”
读音:Jiǒ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án jǐng【源】 为羌姓䍐幵氏所改,《北周四面像碑》有姓函井者六人(26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为羌姓䍐&
读音:Yúq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禺彊氏后有彊氏。” 禺彊,黄帝玄孙。其后有禺彊氏,或为禺氏、彊氏、强氏,此以名为氏。
读音:láng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讷伦泰之妻为鄂郎氏(260)。
读音:Dīngqīn【源】 藏族姓。唐时松赞干布吐蕃王朝建立后,给有功之臣分封世袭之领地和封号,子孙以领地名为姓,有丁钦氏(170)。
读音:Lì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北京(91)、四川郫县(62)、成都(91)、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屏东、高雄(68、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四川之成都、郫县等地有分布。郫县等
读音:jǐ襄阳有此姓,以所居近济水,因为姓。(见《姓苑》)
读音:Jiǎbó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唐叔虞少子,周大夫贾伯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周大夫贾伯之后。” “贾伯”,国爵之称,
读音:Bāféng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Bùjǐgé’ěr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领催昂基图之妻为布济格尔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