戌
【源】 周有戌命之彝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(60)。 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四川成都(91)、安县(322)、上海(91)、江西广丰(32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市及其松江县、湖南之益阳、安徽之贵池、江西之奉新、广东之澄海、云南之江川、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《博古图》周有戌命之彝。”乃为戌姓最早记载。
唐代有戌盛孙,河阳令。
【源】 周有戌命之彝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(60)。 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四川成都(91)、安县(322)、上海(91)、江西广丰(32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市及其松江县、湖南之益阳、安徽之贵池、江西之奉新、广东之澄海、云南之江川、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《博古图》周有戌命之彝。”乃为戌姓最早记载。
唐代有戌盛孙,河阳令。
读音:Yángdèng【源】云南白族双姓(138)。白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白族》有载,白族“双姓” (复姓)之出,与招郎入赘的婚俗有关,有的入赘者的后代既用母亲的姓,又用父亲的姓,合起
读音:Luòmóluòmàn高山族姓氏。高山族之卑南人有此姓。本为房名,或以为氏。卑南人姓名构造系“名+氏”如:基拉维斯·洛摩洛曼——基拉维斯,乃人名;洛摩洛曼,姓。
读音:zhì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制(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境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②周文王弟虢叔之后有制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制,春秋时虢之邑,后为郑邑,以地为氏(60)。
读音:Mòhóulú【源】代北人姓(7,12,27,60)。 【变】①后改为卢姓(7)。②一作〔莫侯蒌〕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,其据
读音:Sūbá【源】 鲜卑族姓,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(37,60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注云: “鲜卑姓。鲜卑苏拔氏。汉有苏拔廆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Wūliànghǎi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有绥远城副都统布颜图,姓此氏。” (按: 疑此为蒙古族姓氏,乃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“乌梁海”之别译
读音:jí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即墨(故城在今山东即墨),因以为氏(9,15,17,21)。一说,春秋时鲁后有即氏,其先食采于即墨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60)。 ②春秋时楚公族之
读音:tuō bá与“拓跋”同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北魏之姓,亦作托跋、拓跋。”详见“拓跋”条。
读音:Lìshān【源】 炎帝厉山氏之裔,见《国语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烈山氏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ūqígé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诺图顾礼之妻为乌齐格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