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弘吉剌

弘吉剌

读音:Hóngjílá

【源】 ①蒙古人姓。源出蒙古迭儿列斤族系,在辽时译称〔王纪剌〕,至金时译称〔光吉剌〕或〔广吉剌〕,至元时多数蒙古人称弘吉剌,当以部为氏。金时散居呼伦湖东南,元时迁到漠南地区,后散处山东济宁路、青海西宁州、陕西岐山以西、应昌(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)、全宁(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城)等路。②剌真八都(亦作淋沁巴丹),以材武雄诸部,生有五子,兀鲁兀台、忙兀、扎剌儿、弘吉剌(一作鸿吉理)、亦乞列思。元太祖因其创业大功,命其子孙各以其名为氏,号五投下(24,57)。【变】 ①《蒙古秘史》作〔弘吉剌惕〕(384)、②亦作〔弘吉烈〕、〔晃吉剌〕、〔雍吉利〕、〔雍吉烈〕、〔甕吉剌〕、〔甕吉里〕、〔甕吉剌〕、〔宏吉剌〕、〔翁吉剌〕等异译名(13,57,71,80)。清时又译作〔鸿吉哩〕、〔昂吉剌〕(24)、〔永吉烈思〕(13)、〔云吉喇实〕(24)、〔广佳喇〕(23)、〔光嘉喇〕(24)。③汉姓为洪(384)。【望】 金源(71)。【布】 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、益和诺尔、宝日勿苏、胡日哈、西拉沐沦苏木均有此姓(384)。【人】 步鲁合答,弘吉剌氏,元时名将,任云南万户府达鲁花赤(61)。孛兰奚,雍吉烈氏,元时应昌人,袭父官为齐王司马,世祖时授信州路达鲁花赤(61)。


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,元云南万户府达鲁花赤步鲁合答,姓此氏。”或云: 本部落名,以之为姓,后改单姓“”,盖取其首音谐“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段干

    读音:Duàn gàn段干姓源自地名。春秋时道家鼻祖老子之子李宗,任魏国大将,先后食邑于段、干两地,其子孙遂以封邑名为姓。段干姓历史人物有段干木,战国时晋人,著名隐士。曾求学于子夏,因魏成子推

  • 元氐

    读音:Yuándī【源】 乞羌人姓(24,63)。【人】 元氐舒箴,唐时校尉(24,63)。历史上羌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《补遗·诸方复姓》载: “乞姓羌也。唐元氐舒箴,校尉。”

  • 读音:guàn姓见《印薮》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。《印薮》 有“矔唯” 其人,未详其他。(按:疑“矔”乃“觀”之异体,犹“睹”亦为“覩”。或为“觀”姓之分族。

  • 生耳

    读音:Shēngěr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复姓录》(12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平林

    读音:Pínglín【源】 平林为地名,在湖北随县,当以地为氏。《史记》有平林老(60,62)。平林老当为平陵老之误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地名,在湖北随县。《史记

  • 扈地干

    读音:hù dì gān【综】 代北姓。后改为扈氏(7,27,44,60,70)。一说,改为干氏(12,15,21,60)。作〔扈地于〕(6),误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读音:chú刍氏,见《姓苑》。本姓邹,去邑或为刍。(见《姓考》)楚君负刍之后,负刍失国,后人以为氏,又或李刍积者,以职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訛?

    读音:Éyī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或即讹一氏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额伊〕(24)。【人】 讹��德昌,西夏时武功大夫(23,24)。

  • 默容

    读音:mò róng【源】 见《复姓录》(12,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据《复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勒當

    读音:Lèdāng【综】 瑶族姓。世居金平城关镇、一区平安寨,属红头瑶,汉姓为邓,又分勒当遂(酸邓),勒当康(灰邓)、勒当干厄(半载邓)(117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