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hū yǎn【综】 匈奴四族有呼衍氏,后入中国改为呼延氏(6,9,21,60)。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呼延”曰: “匈奴四族有呼衍氏,入中国改为呼延氏。”《中
读音:y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东夷牟奴国之帅姓逸(60,61)。牟奴国即牟子国,为祝融之后,在今山东蓬莱东南(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辽宁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逸芝惟,晋时牟
读音:Sàlāgā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氏,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撒里哥”。
读音:Cú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 【布】河北乐亭(33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台湾南投(64,68,261)、北京、宁夏中宁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存光孙,宋时四川富顺人,宝祐年间
读音:Bì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【布】台湾台南、台北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昌图、山西之晋中地区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Rǎngsì【源】 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,见《家语》、《姓氏英贤传》(60,62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人】 壤驷射,汉时光禄大夫,宜陵侯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Tiēliánggǔtì/Telenggu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帖良古惕属蒙古“森林中百姓”诸部之一,以部为氏。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、岗根、索博力嘎苏木均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Niáng/Nyang【源】 ①隋唐时西域苏毗羌部姓,亦称氏(194)。苏毗部唐时为吐蕃所灭,吐蕃人也有此姓。藏族姓。以家族名为姓(170,217)。②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
读音:yě cí唐时党项以姓别为部,有野辞氏。(见《姓谱》)野辞氏,拓跋八姓之一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Kēlǐyètè【综】 清世宗(即雍正帝)之愉贵妃为珂里叶特氏(7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