嵬名
【源】 嵬名即拓跋,党项八部之一。以部为氏(54)。西夏元昊废唐所赐赵姓,自号嵬名氏,自诩出于鲜卑帝胄(397)。【变】 亦作〔于弥〕、〔乌密〕、〔嵬〕(101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威明〕(24)。【人】 嵬名济,西夏党项人,惠宗、崇宗两朝大臣。任西南都统(397)。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嵬名济、嵬名环、嵬名谟铎。”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嵬名即拓跋,党项八部之一。以部为氏(54)。西夏元昊废唐所赐赵姓,自号嵬名氏,自诩出于鲜卑帝胄(397)。【变】 亦作〔于弥〕、〔乌密〕、〔嵬〕(101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威明〕(24)。【人】 嵬名济,西夏党项人,惠宗、崇宗两朝大臣。任西南都统(397)。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嵬名济、嵬名环、嵬名谟铎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xiàruò门巴族姓氏。历史上父系氏族名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有载,未道其详。
读音:sē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②蒙古(369)、布朗(156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云南镇雄(331)、曲靖(62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台东、桃园、台北(64,68,
读音:Bìngfāng/Pingfa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yǒu【源】 春秋时鲁庄公之弟,公子季友之后,以王父名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山西绛县(32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湖北钟祥(388
读音:jìn【源】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近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河南洛宁(294)、河北隆化(34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(
读音:Wúlìxī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索伦部拉哈千、纳敏千等部落均有吴立西氏,汉姓为武(192)。
读音:Shíjiǎo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落,母系氏族。以 (氏)族为氏。图腾为竹屑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Jīnn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尔基家支(375)。
读音:Wǎpái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“抬猪”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Zhòngyán【源】 为颜氏之仲(排行第二),因以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仲颜庄叔,春秋时鲁大夫(6,7,9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为颜氏之仲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