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南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屈原裔孙仕北魏,北魏重视复姓,因其自南方来,遂加南为屈南氏(6,7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屈男(6,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芈姓。楚屈原之后。裔孙仕后魏,时重复姓。以自南来,乃加南(而为“屈南”),(南)或作‘男’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屈原的裔孙在魏国做官,魏王恢复其屈姓,因自南方来,故加南成屈南氏。”其中 “魏国”、“魏王”之称不当。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屈原裔孙仕北魏,北魏重视复姓,因其自南方来,遂加南为屈南氏(6,7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屈男(6,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芈姓。楚屈原之后。裔孙仕后魏,时重复姓。以自南来,乃加南(而为“屈南”),(南)或作‘男’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屈原的裔孙在魏国做官,魏王恢复其屈姓,因自南方来,故加南成屈南氏。”其中 “魏国”、“魏王”之称不当。
读音:Gēngsāng【源】 老子弟子庚桑楚之后(21,60,62)。【变】 《史记》作〔亢桑〕,而《列子》作〔亢仓〕(11,1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60,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读音:Ruòmǔ门巴族姓氏。为历史上父系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收载,未得其详。
读音:Suì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书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南朝宋有碎奚。
读音:Bùsài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叶赫、萨哈尔察、辉发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满洲护军校傅尔禅之妻为卜赛氏(250),〔卜赛〕似即布赛之异译。【人】 布赛赛喀
读音:zhuó gǔ北齐有此姓,斫骨光弁是也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历史上鲜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云: “北齐有此姓,斫骨光弁是也。或作所骨、研骨,皆非。”一作“斮骨”。
读音:Āzh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
读音:Ăi【源】 霭翠,乃苗部阿画之裔,元末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兼顺元等处宣慰使,明洪武初归附,授怀远将军,世裔宣慰使,见《明一统志》(15,17,21,24,60)。其后为霭氏。【变】
读音:Tàiwù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大戊,商王名,此姓后改为戊氏。” (按: 查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所附《姓氏考略》,未见“太戊”条; 而有“
读音:gōng wǎng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有公罔氏(21)。【人】 公罔之裘,春秋时孔子弟子(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仲尼时鲁有公罔氏。” 以鲁人字
读音:Yèsū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