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òng

宋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周武王微子启于宋,后子孙以国为氏。二是源姬姓。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名姬宋,其后世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,即姓宋。三是为少数民族姓氏。五代时辰州(今湖南沅陵)少数民族首领有宋姓。

宋姓的发源地为河南商丘。秦汉前,宋姓已散居今江苏、河北、陕西、湖北等地。汉后,敦煌、虢州(治今河南卢氏)、江夏安陆(今属湖北)、广平(今河北鸡泽)、弘农(今河南灵宝)都有宋姓分布。唐安史之乱后宋姓入闽,五代时,有辰州少数民族改姓宋姓。宋代以后,宋姓开始遍及大江南北。如今,宋姓分布尤以山东、四川、河南、河北等省为多。

宋姓历史人物有宋玉,战国辞赋家,楚国人。有人认为他是屈原弟子,好辞赋,流传下来的作品有《风赋》《登徒子好色赋》等。宋之问,唐诗人。年少时已有声名,五言诗创作成就很高,当时无人能及。与沈佺期齐名,并称“沈宋”。作品以歌功颂德者多,文辞华丽,形式上讲究声律,对格律诗的定型影响很大。后因媚附权贵,赐死钦州。宋祁,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。能诗文,诗多应酬送别之作。与欧阳修等合修《新唐书》。宋应星,明末科学家,著有《天工开物》一书。该书从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出发,总结了工农业生产方面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,被视之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名著。宋庆龄,孙中山先生的夫人。早年留学美国,结识孙中山先生后投入中国民主革命运动。一生致力于世界和平、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工作。

宋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一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周武王封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(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),传国三十六世,后为齐、魏、楚灭而分之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1,12,17)。②五代时辰州(故治在今湖南西部沅陵)蛮酋有宋氏,见《五代史》(60,62)。③西夏人姓(95)。④明时赐元人伯奇特兆尔姓宋名一诚(24)。⑤清贵阳府有宋氏土司,得姓于元朝(72)。⑥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、牛庄、铁岭等地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嵩佳氏后改姓宋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⑦清高丽人姓,凡三派,出得州、东牛卫、辉宁等地(260)。今朝鲜族姓。⑧彝族姓(130,380)。又,彝族吉五氏汉姓为宋(333)。⑨台湾土著(65)、苗(205)、藏(255)、蒙古(344)、土家(387)、东乡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唐时有改姓李氏者,见《唐书》(60)。【望】 西河、广平、敦煌、河南、扶风、京兆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8%,为中国人口最多25个姓之一。尤以山东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宋姓人口15%。四川、河南、河北等省亦多此姓,上述4省宋姓约占全国汉族宋姓人口44%。【人】 宋玉,战国时楚国鄢人,屈原弟子,楚 大夫(21,61)。【它】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,台湾土著有被迫用日本姓冈田、本田等,1945年台湾光复后,奉令废日本姓,乃选择汉姓宋(65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陇川、泸水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鲜、回、傣、苗、水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子姓,商之裔也。武王克商,封纣子武庚以绍商,武庚与管、蔡作乱,成王诛之立纣庶兄微子启为宋公,以备三恪,都商邱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则云:“殷王帝乙长子启,周武王封之于宋,三十六世至至君偃,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与郑说大同而小异。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五代史》注云:“辰州蛮酋有宋姓,宋邺是也。”唐代辰州,约辖今湖南沅陵、泸溪、辰溪、溆浦四县之地。③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赐氏》载:“明赐元人姓名:伯奇特穆尔曰宋一诚。”则此当出自蒙古族。④清代高丽族亦有宋姓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原籍无考。⑤苗族之宋姓多分布贵州之雷山,乃依名取姓。清初改土归流,登记造册,有名“松陆”者,松、宋音近,遂以宋为姓。

战国时楚有宋玉,据传为屈原弟子;唐代有宋之问,诗人;宋代有宋慈,建阳人,法医;明代有宋濂、宋应星;清代有宋景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務成

    读音:Wùchéng【综】 《吕氏春秋》有唐尧之师务成子。《新序子夏》有舜帝之师务成跗(6,7,12,21)。跗一作昭(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《吕氏春秋》

  • 读音:Kǎi【源】 ①高阳氏时八恺(即八才子)之后(91)。②湘西苗族姓,龙姓中之分支(116)。【布】 湖南有此姓(116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

  • 樂師

    读音:Yuèshī【源】 楚姓,以职为氏,见《吴越春秋》(60,62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注云:“周代楚国姓氏。以职业为姓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吴越春秋》亦

  • 意如

    读音:yì rú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季孙意如之后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鲁季孙意如之后。”季孙意如,即季平子,春秋时鲁国公族大

  • 永格萊

    读音:Yǒnggélái【综】 佤族姓。亦作〔羊格来〕(160),世居云南西盟(158,159)。

  • 读音:Píng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 《五方元音》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, 汉代侯国名。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。” (按: 当即春秋时纪国之郱。)

  • 茹連

    读音:Rúlián【综】 明洪武中长沙知府茹连回谏(21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或作“茹莲”。明代有茹连回谦,长

  • 读音:Lài赖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一是出自姬姓。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于赖国,后为楚国所灭,其国人遂以赖为姓。二是源自姜姓。炎帝后裔赖山氏东迁至河南建立赖国,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。赖姓发源

  • 去胡

    读音:Qùhú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汉书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汉有去胡来王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景爾

    读音:Jǐngěr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