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í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臣夷牟作矢,为夷姓之始(60,62)。②相传后羿姓夷,故自虞夏时已有夷姓(7)。③系自妘姓。周时诸侯国(故城在今山东即墨西之庄武故城),相传为陆终之子求言之裔,《左传》记,纪人伐夷,即此夷也(4)。④春秋时周大夫诡诸食采于夷(为周时畿内邑),即城父(故城在今河南宝丰东40里),其后以邑为氏(12,17,60)。⑤春秋时邾娄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⑥湘西苗族龙姓中包涵有夷等小姓(116)。【望】 城阳(60,418)。【布】 上海(92)、嘉定(351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湖北黄梅(361)、四川(59)、台湾彰化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夷射姑,春秋时邾国大夫(21)。夷福,明时甘肃静宁人,正德中任福州卫指挥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、湖北之利川、山西之长治及榆次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黄帝之臣夷牟作矢。为夷姓之始。”②郑樵注云: “䢵 (按: 或作 ‘妘’) 姓, 春秋夷,诡诸之裔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诡诸之夷,古国名,杜预注云: “在城阳庄武县所治夷安县是其地。”即今山东即墨庄武故城。③又注: “逸民夷逸。”夷逸,周代隐士。④又注: “齐大夫夷仲年之后。”此当系出姜氏。⑤又注: “邾大夫夷射姑 (之后)。”且称:“夷氏有四: 夷诡诸之后为夷氏; 又: 逸民夷逸、齐大夫夷仲年、邾大夫夷射姑之后,皆以名字为氏。”

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以采邑为姓氏 (据 《姓苑》)。夷,周畿内邑,即城父,为周大夫诡诸采邑,后被晋国侵占,夷诡诸后代有夷逸。” 与郑樵所注不同,且有乖於史。不从。
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夷,周代诡诸的采邑,在今安徽亳 (音bó) 县东南。”误。

战国时有夷之,治墨家之学; 汉代有夷长公; 明代有夷福,福州卫指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知北

    读音:Zhīběi【综】 《庄子》有知北游(9,63)。然可能是虚构人物,并非真有其人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優孤

    读音:Yōug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后汉书》 收载。“汉有优孤涂奴。” 未详其源。

  • 輝特

    读音:Huītè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之白姓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特健

    读音:Tèjià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特健俟斤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Róng荣姓的来源,主要有三个。一是周成王有个卿士受封于荣邑(今河南巩义一带),称为荣伯,他的子孙便以邑为姓。二是相传黄帝曾命音乐家荣援铸造12口铜钟,以和五音,荣援就是荣姓的始祖。三是

  • 西畢

    读音:Xībì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或即昔毕氏,西壁氏。

  • 珠赫哷

    读音:Zhūhèliè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珠赫勒〕(180,260)。②后改为董、术二氏(180)。③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珠赫哩氏(256),

  • 读音:Hēi【源】 帝尧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5,60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 《潜夫论》云: “㩏氏, 帝尧后。”中华书局本版《诸子集成》之《

  • 读音:luò【源】 ①系自任姓。炎帝参卢之后有落氏(6,60,62)。②落姑氏之后有落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③春秋时赤狄皋落氏之后改为落氏(6,7,12,17,60)。④汉、晋时鲜卑人姓,檀石槐之西

  • 读音:xiào【音】亦音较(Jiào)(17)。 【源】①周礼校人(夏官司之属)之后,以官为氏(6,7,12,15,17)。②周公族之后有校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③一说,与较氏同源。 【望】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