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夏侯

夏侯


读音:Xiàhóu

夏侯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杞为楚国所灭,杞简公之弟佗逃往鲁国,鲁悼公封以侯爵,以奉大禹之祀,世称夏侯,其后代子孙因以为姓氏。

夏侯姓以谯郡(今安徽、河南之间)、鲁国郡(山东曲阜)为郡望。如今,夏侯姓主要分布于安徽、山东、江西等地。

夏侯姓历史人物有西汉夏侯婴,从小与刘邦关系密切,跟随他起兵,转战各地,任太仆。后出击项羽,入西蜀,定三秦,屡立殊功,西汉建立后,封汝阴侯。

夏侯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三位。


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周时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,至简公为楚所灭,弟佗奔鲁,鲁悼公以其为夏禹之后,给以采地为侯,因为夏侯氏(9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谯郡,鲁国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西兴国(353)、萍乡(371)、北京、上海(91)、台湾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夏侯婴,汉时沛人,封汝阴侯(21,61)。夏侯尚玄,元时华亭人,好著述,仕为东宫伴读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北京、上海、江西之吉安、山西之太原及晋中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姒姓。夏禹之后。至东楼公,封为杞侯。至简公,为楚惠王所灭。弟他 (按: 或作 ‘佗’)奔鲁,悼公以他 (为) 夏后,受爵为侯,因氏焉。后去鲁之沛,分沛之谯,遂为郡人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姓谱》 亦云: “本姒姓,夏禹之后。周武王立,封夏裔于杞。杞为楚灭。简公弟佗奔鲁。鲁悼公以佗夏后,受爵为侯,因以为夏侯氏。”

汉代有夏侯始昌,鲁人; 三国魏有夏侯惇,谯人; 元代有夏侯尚玄,华亭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米特

    读音:Wǔmǐtè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前锋色成额之妻为武米特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杜西博楞

    读音:Dùxībólènɡ【综】 僜人复姓,系杜西、博楞两单姓合成,世居西藏察隅(171)。

  • 庫門

    读音:Kùmén【综】 或为叱门氏之异译(70)。后改为门氏(7,21,27,60),一说改为库氏(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门氏;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

  • 淹里

    读音:Yānlǐ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奄里”云: “即淹里,本邑名,居其地者以为氏。”

  • 读音:Xiǎ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,(15,21,24,60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江山(325)、江西广丰(325)、宁都(28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宜兰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

  • 少正

    读音:shào zhèng【源】 少正为小宰、小司徒之类官名。周时官制六官之长曰正,其副职谓之少正。少正之后,因官为氏(7,60,62)。一说,春秋时鲁国少正卯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)。【望】 鲁郡(

  • 读音:Yù【综】 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大陆有此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昆明、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Gòu/Gow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又,仡佬族有此姓(104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、台湾花莲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读音:Cuī崔姓来源主要有二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春秋时齐国国君丁公佶的后代季子食采于崔,后世子孙以采邑为姓氏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女真族有崔完氏,满族有崔穆鲁氏、崔佳氏,进入中原后均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