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án

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浙江江山(325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、天津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河北之辛集、黄骅,山西之大同、运城,安徽之贵池,福建之浦城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鋪擂

    读音:Yǒngpùléi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(160)。

  • 東鄉

    读音:Dōngxiāng【源】 春秋时宋大夫采邑(东乡故城在今安徽凤阳),以邑为氏,见《世本》(17)。一说,宋大夫东乡为人之后(4,7,12,60)。【人】东乡子琴,汉时高密人,并州护军(21)。东

  • 读音:fàn【综】 梵禹俞,宋时福建连江人,绍兴进士(15,21,24,60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合江,山西之大同、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姓

  • 读音:Guì【源】系自妘姓。周武王封陆终第四子求言于郐,即郐仲之国,本祝融之墟,在溱洧之间,为郑武公所并,遂为新郑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北35里之古郐城),子孙以国为氏(7,11,12,17,60)。或

  • 读音:yōu【源】 ①鄾(故城在今湖北襄阳北),春秋时姬姓子爵国,子孙以国为氏(17,60,62)。②春秋时邓大夫食采于鄾邑(故城在今河南邓县南之沔水北),楚并其地,子孙氏焉(7,12,15,17,6

  • 拜禪

    读音:Bàichá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白禅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yòng【源】 ①古有用国,见《毛诗》,高唐(故城在今山东禹城县西南,乃用国之地,故有用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5,17)。②《姓氏考略》按:《毛诗》无用国,《鄘风》有美孟庸矣,据《正

  • 弗拉得

    读音:Fúlād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弗拉得·莫尔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Jìn【源】 敦煌石室所出残姓氏书上有尽姓(434)。亦见《姓觿》(17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【望】平阳(17,418)。【布】河北乐亭有此姓(334)。【人】尽言,宋时眉山人(15

  • 母邱

    读音:Mǔqi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齐大夫食邑,因氏。汉有母邱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