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蜯
历史上古羌族姓氏。隋唐之季,我国西域有唐旄国,其贵族领主有哲蚌·纳生。哲蚌,本领地名,以之为姓,其地在今西藏乃东县东北。纳生勾结吐蕃论赞弄囊 (后称“朗日论赞”) 灭唐旄国,受赏一千三百户奴隶。参见 《中国通史》。
历史上古羌族姓氏。隋唐之季,我国西域有唐旄国,其贵族领主有哲蚌·纳生。哲蚌,本领地名,以之为姓,其地在今西藏乃东县东北。纳生勾结吐蕃论赞弄囊 (后称“朗日论赞”) 灭唐旄国,受赏一千三百户奴隶。参见 《中国通史》。
读音:Lèmùbù’ěrgé【综】 清驻防呼伦贝尔正白旗有勒木布尔格氏(259,260)。
读音:yú qiū【源】 虞丘,楚大夫采邑,以邑为氏(8,60)。【变】 亦作吴丘、吾丘(1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人】 虞丘伯,春秋时楚大夫,见《荆州府志》(21)。虞丘进,南朝宋时东海
读音:Q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、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ābǐqìn/Sabi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汉姓为勺,内蒙古巴林右旗都希苏木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Běig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其为 “北宫” 氏之讹。)
读音:Fēng封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出自姜姓。据说炎帝后人名钜,曾为黄帝师。夏朝时,钜的后代被封于封父(今河南封丘西),建封父国,后封父国灭亡,其国人分为两姓,一为封父姓,一
读音:Zhúyōng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吴公子烛庸之后有烛庸氏(8,11,17,60)。【人】烛庸之越,春秋时齐大夫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吴后有烛庸
读音:Guō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丰城有此姓(357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,广西之灌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
读音:Sū'ná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,“宋有苏南党征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ànmùtái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太祖时京兆行省都达鲁花赤纯只海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