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咸丘

咸丘

读音:xián qiū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大夫食采于咸丘(故城在今山东巨野西咸亭),以邑为氏(7,11,60)。②春秋时齐公族有咸丘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咸邱〕(17)。【望】 齐郡(17,60,418)。【人】 咸丘蒙,春秋时齐国隐士,见《孟子》(6,12,17)。


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 “鲁大夫食邑于咸丘,因以为氏。”咸丘,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在今山东巨野县南。” (《中文大字典》则称: “在钜鹿县东”,误。)②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齐后有咸丘氏。”此似当系出姜姓或妫姓。望出齐郡。

一作 “咸邱”。

战国齐有咸丘蒙,孟子弟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歌邏

    读音:Gēluó【源】 回纥贺鲁部有歌逻氏(60,62,63)。【变】 《新唐书》作葛逻禄氏(60,63)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回纥贺鲁部有歌逻氏。《新唐书》作‘

  • 公牛

    读音:gōng niú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国公子牛之后,见《姓源》(7,17,60)。 ②牛人为周时官名,掌养国之公牛,遂以公牛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公牛衰,周时人,病七日,化为虎,见《淮南子》(

  • 读音:Tu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suǒ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大夫华所事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17,60)。②所者伐木之声。古有虞衡之官,因主伐木,遂以为氏(9,12,21)。③回族姓。【望】 平原(17,21,418)

  • 烏努呼

    读音:Wū'nǔh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【人】 乌努呼哲僧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察哈尔,以从征耿精忠有功,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

  • 散術台

    读音:Sànshùtái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萨木坦〕(24)。《南村辍耕录》中有撒术歹氏(13),〔撒术歹〕似即散术台之异译。清《续通志》作〔森济岱〕(24)

  • 读音:dào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公族之后(8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7)。【变】 与��同,见《姓苑》(17,26)。【布】 台湾有此姓(65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

  • 金烏

    读音:Jīnwū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罗洪家支,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乞失迷兒

    读音:Qǐshīmíér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乞失迷儿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克实密尔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,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

  • 你乃

    读音:Nǐnǎi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