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wú

【源】 ①系自己姓。夏诸侯昆吾(故城在今河北濮阳东)之后(6,9,12,17,60)。②相传黄帝庶子龙苗生吾融,因氏(17,60)。③明时云南元谋县土知县吾氏,系白族(253)。【望】 濮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、上海(91)、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萧山(209)、义乌(277)、开化(310)、江山(325)、江西广丰(328)、德兴(306)、台湾南投、台南(64,68,261)、甘肃兰州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吾粲,三国时吴郡乌程人,任曲阿丞、会稽太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武汉,广东之吴川,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己姓。夏之诸侯昆吾氏之后也。昆吾为夏伯,其地即濮阳县。” 以国为氏,系出己姓。

汉代有吾扈; 三国时吴有吾粲,乌程人,黄武初参军校尉; 晋代有吾彦,建平太守; 明代有吾谨,开化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Gǒu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耈,为“耉”之异体,亦作“耇”,参见“耉”条。)“明有耈秉彝。《古微书》有耈海来。”

  • 合剌赤惕

    读音:Héláchìtì/Gaicit【线】 蒙古族姓。“合剌赤惕”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,见《华夷译语》。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读音:Kuò/Kuoh,Kwo【综】 源出不同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x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苏之南京、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

  • 折掘

    读音:zhé juē【源】 折掘,西羌部落名。秃发乌孤讨乙弗、折掘诸部,皆破降之(27)。故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〔折屈〕(9,17,27,60)。【人】 折掘奇镇,南凉右卫将军(7,27)。历史上代

  • 读音:Wè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ù【源】 ①系自任姓。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遇(故城在今山东西部)。鲁襄公救成至遇,即其地也,见《左传》。当以国为氏(15,17,60)。 ②西夏人姓(24)。【望】 东莞(17,21,418)

  • 沙支

    读音:Shāzhī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晋书》收载,“晋有沙支臣芝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阿刺

    读音:Ēlà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阿刺瓦丁。明有阿刺知院。”一音ālà。

  • 托拔

    读音:tuō bá与“拓跋”同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北魏之姓,亦作托跋、拓跋。”详见“拓跋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