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口引

口引

读音:kǒu yǐn

【源】 ①黄帝之后有口引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②代北姓(27)。一说,口引氏系北魏时若口引氏所改(70)。【变】 ①亦作若引(27)。②后改为口氏(60,62)。一说亦有改为寇氏(27)、扣氏、叩氏者(91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将其列入 “代北复姓”。其注云:“口引氏,黄帝后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相传为黄帝的后代,后改姓 ‘口’。一说改姓‘扣’、‘叩’、‘寇’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ìn【源】 敦煌石室所出残姓氏书上有尽姓(434)。亦见《姓觿》(17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【望】平阳(17,418)。【布】河北乐亭有此姓(334)。【人】尽言,宋时眉山人(15

  • 读音:cǎo【源】 周官草人之后(60,62)。草人,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掌土化之法。【布】 河北三河(285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草中、草王桥等均为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

  • 读音:Xún/Shyun Syu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Pà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、陇川、盈江,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傣族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huó/Jwo【综】 白族姓。以虎为原始图腾的云南白族有以着为姓者(138)。

  • 子雅

    读音:zǐ yǎ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,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公子栾坚之子,公孙灶,字子雅,其后因氏(4,6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鲁季桓子之子武叔灶,亦为子雅氏(6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
  • 读音:Xún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憍答摩

    读音:Jiǎodāmó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云: “唐有北天竺高僧智慧,梵名般剌若, 姓此氏。建中初来华。” (按: 㤭, 《汉语大字典》音j

  • 读音:M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甘肃省革命烈士英名录》 收载,“今甘肃镇原有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ǎi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,周太宰之后。宰父是周朝官名,职责是管理王朝的内外事务。二是周卿士宰孔之后。宰姓历史人物如宰我,字子我,春秋时鲁国人,孔子弟子,以善变、爱追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