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ìn

印姓的来源为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郑穆公子睔(gǔn),字子印,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,以祖字为姓,为印氏。

源自郑国公族的印姓,在今陕西的大荔一带繁衍生息,并向全国各地播迁。

印姓历史人物有印光任,清大臣,曾首任澳门同知。任职期间加强了澳门葡萄牙人的管理。后与人合作,著成《澳门纪略》,为第一部有关澳门的专著。

印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六十五位。

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印,其孙印段以祖父字为氏(7,9,11,17,60)。 【望】 冯翊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印葵,印段之子,春秋时郑大夫(7,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尚义、山西之太原、湖北之监利、湖南之芷江、江西之金溪、福建之清流、云南之邱北、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注云:姬姓, 郑穆公子子印之后也。公子㫻(按: “㫻”, 《姓氏词典》作“睔”,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作“”,与郑注有别),字子印,其孙印段,以王父字为氏。望出冯翊。

春秋时郑有印段; 南唐有印粲;宋代有印况,举进士,江宁人; 又有印应雷(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 “印应飞”),通州人; 明代有印宝,黄州府同知,六合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刀壩尼

    读音:Dāobà’ní景颇族姓氏。景颇语 “刀坝” 指“葫芦”。当是以葫芦为氏族之图腾。故以“刀坝”名其族,以族称代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刹利邪伽

    读音:chà lì yē jiā【综】 唐时南蛮波利国王姓刹利邪伽,名护路那婆(7,24,60)。亦作〔生利邪伽〕(7),误作〔刹剥邪伽〕(24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隋书

  • 雍丘

    读音:yōng qiū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夏禹之裔东楼公之后有雍丘氏(17,60)。雍丘,春秋时在宋、郑之间。周封夏禹之后东楼公于杞,杞都雍丘(故城在今河南杞县),故后世谓雍丘为杞县。以所居为氏(7,1

  • 读音:xǐ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夫渻灶之后(7,9,11,17,60)。②居于渻丘(水出山丘之前称渻丘)者因以为氏(60,62,91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

  • 和爾欽

    读音:Héěrqí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扬什木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额伦泰之妻为和里清氏,镶黄旗蒙古马甲弼立克图之妻为哈尔亲氏(260),〔和里清〕、〔哈尔亲〕等似即和尔钦之异

  • 梗陽

    读音:Gěngyáng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梗阳(即祁氏邑,故城在今山西清徐),其后以邑为氏(7,60,62)。②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梗阳君。因以为氏(6)。【人】 梗阳巫皋,春秋时秦大夫(9,

  • 吉勒

    读音:Jílè【综】 彝族姓。曲比、阿肯等家支均有吉勒姓。属曲比家支的亦称〔永特吉勒〕(375)。

  • 甘多

    读音:Gānduó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昭觉有此姓(210)。

  • 吐羅

    读音:Tǔluó【综】 或作叱罗。北魏时改吐罗氏为罗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)。吐罗、叱罗实为一姓。但今出土之北魏关中碑文上确有吐罗氏(78)。【人】 吐罗协,北魏时南阳人(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

  • 石魯特

    读音:Shílǔtè【综】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石鲁特氏(25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