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è

【源】 ①疏勒,汉时西域国(故城在今新疆疏勒),因以为氏(21,60)。②汉时渤海有勒氏(60)。③晋时匈奴屠各部有 勒氏(7,242)。④羌族姓。【望】 南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沂水(332)、河北五莲(290)、河南洛宁(294)、浙江普陀(297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台湾台北、高雄(68,261)、北京、山西太原、永和、万荣、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勒尊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)。勒之道,清康熙壬子举人(23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利川、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苗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 云: “疏勒,西域国名,以为氏。”疏勒古国故址在今新疆疏勒县。②又据冀州剌史王纯 “碑阴” 注云: “汉渤海有勒氏。”

汉代有勒尊; 晋代有勒满; 唐代有勒思齐,历阳人,武后时游击将军; 明代有勒玺,成化进士; 清代有勒方锜; 又有勒之道,康熙壬子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王

    读音:wǔ wáng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自齐田威王,历宣、湣、襄至建为五王,秦灭齐,虏建于秦,其子孙别以五王为氏(1,7,11,12,21)。【布】 山东东莱有五王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0,62)。历

  • 读音:Xiù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,9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【望】 马岭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绣君宾,汉时马岭人,以侠名闻州郡,恂恂廉退,有君

  • 吉武卜撒

    读音:Jíwǔbǔsǎ现行基诺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。或改单姓“李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基诺族》。

  • 余機勒

    读音:Yújīlè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领催保格之妻为余机勒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yè古有谒者官,因以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Suō【音】缩氏有Sù、Suō二音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缩(Suō)姓。【源】宿姓分支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归 “入声” 部。《姓

  • 读音:Sò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云林、屏东、台南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椒江,贵州之三都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太谷等地均有分布。椒江市公安局提供,《山西人

  • 读音:Wá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,63)。 【变】亦作玩(9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苑》 注云:“系玩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Zhàng/Ja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浙江上虞有此姓(279)。

  • 東王

    读音:Dōngwáng【综】 明时河南鹿邑县有东王四,官中义后卫百户(21,60,62)。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明 (河南) 鹿邑县有东王四,官中义后卫百户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