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ì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制(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境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②周文王弟虢叔之后有制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制,春秋时虢之邑,后为郑邑,以地为氏(60)。③制氏为西汉之乐官,世居此官之裔以官为氏(7,11,12,15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太原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 《路史》: ‘虢叔后有制氏。’ 盖制为虢邑,以地为氏。”郑樵亦云: “汉初有制氏,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宫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窟贺

    读音:kū hè高车十二姓,五曰窟贺氏。(见《魏书》)

  • 读音:jiǎn【源】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系湘黔地区少数民族姓之汉译(62)。湖南桃源维吾尔族所采用之汉字姓。 【布】湖南桃源、常德(62)、湘潭(373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(6

  • 拔列兰

    读音:bá liè lán拔列兰氏后改为梁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拔列兰氏,改为梁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

  • 读音:Bā【综】 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。俗作八、叭或捌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康熙字典》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八” 云: “又写为 ‘仈’、‘叭’,或 ‘捌’。”“仈”与“八” 当同

  • 读音:Kuàng/Kwang,Hua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2,81)。今況、况已混为一姓。【望】 庐江(418)。【布】 古时庐江有此姓(12,81)。台湾桃园、台北、新竹等地均有此姓(68,

  • 羊同

    读音:Yángtóng古羌族姓氏。隋唐时西域唐旄国为吐蕃所灭,其残部有羊同氏。其地当在今阿里及羌塘一带。参见《中国通史》。

  • 强牟

    读音:Qiángmóu【源】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大夫王孙强牟之后,见《史记》(6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‘卫大夫王孙强牟之后。’ (《元和姓纂》)。”

  • 蘇密爾

    读音:Sūmì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黄山(23,63)。【人】 苏密尔硕兰泰,清蒙古正蓝旗人,世居黄山,由骑都尉从征福建海寇阵亡,赠三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

  • 读音:yōu优国后有优氏、忧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wèi【源】 ①汉时已有此姓。未央知天文,见李淳风《乙已占》(21,26,62)。 ②唐时吐蕃族姓。吐蕃尚恐热,姓未,名农力(11,17,60)。未一作末(60)。 ③回族姓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