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公孫

公孫

读音:Gōngsūn

【源】 ①相传神农同母之弟勗,嗣少典(黄帝之父)国君,世为诸侯,后以公孙为氏,盖轩辕帝(即黄帝)初姓公孙,后改姬姓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 ②春秋时诸侯之孙皆为公孙,后亦有以为氏者(7,9,12,17,60)。【望】 高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人口不多。【人】 公孙域,东汉时玄菟太守(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河北之固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轩辕黄帝初姓公孙,后改姬。” 又云: “神农同母弟勖、嗣少典国君,世为诸侯。后以公孙为姓。”此当系出姜姓。②郑樵注云: “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氏者曰公孙氏,皆贵者之称。”此以爵系为氏。《广韵》亦云: “古封公之后,自皆称公孙,故其姓多非一族也。”

春秋时晋有公孙·杆臼; 战国时有公孙·龙; 汉代有公孙·度,辽东太守; 唐代有公孙·武达,右武卫大将军; 宋代有公孙·一,淳熙进士; 元代有公孙·让,安吉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iá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7)。②明时会川卫(故治在今四川会理)土官有贤氏,原云南东僰种(白族先民),当系汉建武时哀牢王贤栗之后(60,62)。③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④傣族姓(205)

  • 读音:ēn【源】 ①舜后有恩氏,老子之后有恩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陈大夫成仲不恩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7)。③系自嬴姓。秦始祖伯益之裔恩成(一说为大费之子)之后,见《

  • 地駱拔

    读音:Dìluòbá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单字姓“骆”。一作“他骆拔”,盖他、地,形近而讹,真伪莫辨,姑兼收。

  • 读音:Chà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一说,由倡姓所改(91)。【布】 河北卢龙县唱石门村(289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台湾桃园、台南(64,68,261)、辽宁沈阳(62)、北镇

  • 读音:chán汉有缠子,著书。(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)

  • 读音:Dǔn【源】 春秋时郑公族趸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源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。其注云:“极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叱豆渾

    读音:Chìdòuhún【源】 叱豆浑为柔然一部落,属鲜卑,亦异译为〔折豆浑〕、〔是豆浑〕,“是豆浑”蒙语意为巫者,故叱豆浑源出巫者,后以此为姓(425)。【变】 叱豆(60,62,63),豆浑(42

  • 读音:Líng【源】 ①古有灵国(故城或在今山东滕县东40里之故灵丘城),子孙以国为氏。舜七友之一灵甫,乃其后也(17,60,76)。②系自姜姓。齐灵公之后,以谥为氏(8,17,60)。③系自子姓。宋

  • 姓利

    读音:xìng lì【源】 党项别部有姓利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往利(60,62)。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党项别部有姓利氏。一作 ‘往利’。”或作“生

  • 肅慎

    读音:Sùshèn【综】周时肃慎氏,以族为氏,归中国后改姓为肃(15,60,62)。肃慎,古族名,亦作息慎、稷慎。商、周时居不咸山(即长白山)北,东滨大海,北至黑龙江中下游。从事狩猎。周武王、成王时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