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公南

公南

读音:gōng nán
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献公之子楚,字公南,其后为公南氏(12,17,21,60)。【人】 公南牟,春秋时卫献公之子楚之子,见《左传》(17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姬姓。卫献公之子楚字公南,生子牟,为公南氏。”此以父字为氏之例。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姓谱》云: “卫献公子楚字公南,后为公南氏。”与郑说微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瑚佳

    读音:Hújiā【源】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喇特(23,63,260)。 【变】后改为胡氏(180)。 【人】清正黄旗满洲领催图胡代之妻为瑚

  • 读音:Guō【源】 系自任姓。过,夏时诸侯浇之国也,亦曰有过氏。夏少康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过,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北之过乡。【望】 高平(17,21,60,418

  • 缙雲

    读音:Jìnyún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之后,见《世本》(91)。②相传黄帝以云纪官,夏官为缙云氏,见《服虔左传注》(60)。后以为氏(17,60)。

  • 扎活絡

    读音:Zháhuóluò【综】 清满洲正红旗中有扎活络氏(259)。

  • 倭哷

    读音:Wōl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齐齐哈尔、乌喇、黑龙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斡雷(或斡勒)氏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石氏(180)。②亦作〔倭勒〕(72,180,

  • 读音:nà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24,63)。【变】 亦作奈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【人】 柰亨,明时香河人,宣德进士,户部侍郎(17,2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通江、陕西之韩城等地有

  • 读音:qú【源】 ①春秋时孔子弟子、卫大夫蘧瑗之后,见《姓源》(6,12,17,21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子蘧蒢之后,以名为氏(17)。③河南长垣有蘧伯乡,一名新乡,有蘧亭(87)。以邑为氏(60,

  • 鄂禮克

    读音:Èlǐ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【人】 鄂礼克达赖,清蒙古镶蓝旗人,世居察哈尔,顺治中从征河南有功,后征甘州阵亡,赠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

  • 不茅

    读音:bù máo【源】 春秋时宋公族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或云,商后(指商纣王之兄、宋国始君微子启)有不茅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疑不茅、不苐、不夷三氏或为同一姓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

  • 犁婁

    读音:Lílóu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岳渎经》云:“夏禹臣有犂娄氏。”当为犂娄氏之始,以名为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