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ǎn

【源】 ①颛顼帝裔孙皋陶,字庭坚,为舜太士,明五刑有功,赐姓偃氏,封于河东为诸侯,春秋时小国,贰、轸、州、绞、蓼、六、群舒皆其后也。春秋时楚尽灭偃姓之国,其后遂以姓为氏(6,7,12,15,60)。②春秋时徐偃王之后(17,62)。【变】 后去人为匽氏(12)。【望】 舒城(17,418)。【人】 偃师,周穆王时巧人(15,21)。偃参,汉时河阳人(15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。郑樵注云: “偃氏有二: 有偃氏之国,后为偃氏; 又,皋陶之后姓偃,亦以姓为氏。”又云: “皋陶生於曲阜,是为偃姓。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帝王世纪》云: 皋陶生於曲阜。曲阜,偃地,帝因之赐姓曰‘偃’。)六蓼皆偃姓之国,祀皋陶。文公五年,楚灭之。又,《国语》舒庸、舒鸠并无偃姓。”偃,春秋时为邾地,在今山东费县南。

春秋时晋有偃子皋,为士官; 王莽时有偃参; 晋代有偃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ài【源】 殷时有贷子国,子孙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【人】 贷子相,殷时人。汤学于贷子相,见《韩诗外传》(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、长治,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。《姓

  • 納蘭

    读音:Nàlá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金女真部落,又作拿懒、那懒、纳剌、内兰,部人居伊改河(今吉林怀德境内伊通河一支流雅哈河),与完颜氏贵族通婚,以部为姓(56,60,71,397)。至清仍有此姓(6

  • 读音:Kuì/Kuey Kwei【源】 见《五音集韵》引何氏《姓苑》(86)。

  • 德禪

    读音:Déchá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Shè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 (按: , 苣, 胡麻, 即芝麻, 疑即以植物名为姓。)

  • 读音:jiǎn《吕氏春秋》云: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,而卫取茧氏,是姓有茧氏,邑人以人姓为名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
  • 體褐

    读音:Tǐhè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武拉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yáo【源】 越王句践裔孙东越王摇之后,以王父名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5)。又《山海经》载叔戏生摇民,摇民居越,是为摇氏(60)。【望】 会稽(17,60,418)。【布】 上

  • 仰不來木

    读音:Yǎngbùlàimù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(160)。

  • 读音:jiǎ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【望】 陈留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河北卢龙(289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假仓,汉时人,治尚书(7,9,12,15,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