佶
【源】 ①黄帝25子中其一为姞姓。佶、姞古时通用(1,17,62)。②佶,殷时诸侯国,后以国为氏(1)。【变】 一说同“吉”(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系吉姓所改。宋有佶移。”
【源】 ①黄帝25子中其一为姞姓。佶、姞古时通用(1,17,62)。②佶,殷时诸侯国,后以国为氏(1)。【变】 一说同“吉”(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系吉姓所改。宋有佶移。”
读音:wēi【源】 ①系自妫姓。战国时齐威王之后,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2,17,60)。②西域部族姓(91)。【望】 南安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,安徽淮
读音:Línglún【源】 相传为黄帝时乐官泠沦氏(又作伶伦、伶纶)之后(6,7,9)。亦作〔泠伦〕(12,15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援引《万姓统谱》收载,其注“泠沦”云: “黄帝乐官
读音:cái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孙高阳氏颛顼之后(15,60,62)。②保安族姓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才宽,明时河北迁安人,成化进士,正德中任兵部左侍郎,后升工部尚书,总制陕西三边
读音:Chì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古代回纥炽俟氏所改。”
读音:Hánbèi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“历史上的复姓。战国初期有孔子再传弟子臂子弓。一说姓名臂。”或音hánb
读音:zǐ yǐng【源】 春秋时卫灵公之子昭子郢,字子南,其后有子郢氏,见《世本》(4,6,7,17)。公子郢之后已有子南氏,复有子郢氏,此为后代以此别族也(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cǎi【源】 ①系自纪姓。黄帝之子夷鼓始封于采,为左人,其后有采氏,见《姓考》(6,12,17,60)。 ②系自任姓,见《潜夫论》(1,17)。③北魏献帝次弟侯氏,后改为采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
读音:hào xīng【源】 出于浩生氏,亦即〔皓星〕(60,62)。【望】 陇西(17,418)。【布】 汉时鲁国有浩星氏(60,62)。【人】 浩星赐,汉时人,见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(6,17,21
读音:Niè/Nieh, Nye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姓苑》(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孽〕(7)。
读音:Yítèmò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五派,出叶赫、叶佛讷赫村、尼雅满湖、哈达、伊禄诚嘉浑村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满洲正蓝旗中有宜特默氏(259)、镶白旗满洲前锋护军常索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