伸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或系申字加人以别申氏(63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伸意,宋时莆田人,政和进士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宋代有伸意,莆田人,政和进士。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或系申字加人以别申氏(63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伸意,宋时莆田人,政和进士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宋代有伸意,莆田人,政和进士。
读音:lì【源】①古帝栗陆氏之后有栗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满族姓(344)。 【望】江陵(17,418),长安(6,60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9%,尤以
读音:mén yǐn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。(见《庄子》)门尹,宋门尹般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Kānzū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东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东光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Yì/Yih【源】 上党之湼氏、泫氏、陭氏,均系地名。西汉置陭氏县,故城在今山西安泽东南,故陭系以地名为氏(26)。
读音:Èmì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锡喇塔拉、上都河等地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正蓝旗蒙古亲军阿尔绷阿之妻为鄂米特氏(260),〔鄂米特〕似即鄂密特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
读音:Xiàng项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朝有项国,其地在今河南项城一带。后为楚国所灭,国君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,称项氏。另外,还有一说认为项姓出自姓,为楚国王族后裔。项姓主要发源
读音:Cú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 【布】河北乐亭(33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台湾南投(64,68,261)、北京、宁夏中宁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存光孙,宋时四川富顺人,宝祐年间
读音:Hūdá’ěr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骁骑校遮尔忒之妻为呼达尔氏(260)。
读音:qiāng róng【源】 相传炎帝之裔玄氐之后有羌氏、羌戎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及《姓苑》(17)。历史上西羌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玄氐后有羌氏、羌戎氏。”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