仍
【源】 即有仍氏。夏时诸侯有仍氏之后,以国(有仍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境)为氏,见《姓苑》(7,12,15,17,60)。 【望】河南(17,418)。 【布】唐时敦煌有此姓(232)。 【人】仍叔,周大夫(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大同、晋城,安徽之贵池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即有仍氏,夏之诸侯,后相娶有仍氏生少康,以国为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仍,太昊后,即任也。”周代有仍叔。
【源】 即有仍氏。夏时诸侯有仍氏之后,以国(有仍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境)为氏,见《姓苑》(7,12,15,17,60)。 【望】河南(17,418)。 【布】唐时敦煌有此姓(232)。 【人】仍叔,周大夫(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大同、晋城,安徽之贵池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即有仍氏,夏之诸侯,后相娶有仍氏生少康,以国为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仍,太昊后,即任也。”周代有仍叔。
读音:/Er,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Pínglín【源】 平林为地名,在湖北随县,当以地为氏。《史记》有平林老(60,62)。平林老当为平陵老之误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地名,在湖北随县。《史记
读音:Bāndá景颇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有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āngyán【综】 清正黄旗护军观音之妻为邦延氏(260)。
读音:Cái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86)。【人】 劖般,春秋时宋大夫,见《杨升庵集》(21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春秋时宋大夫有劖般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
读音:Báizhì【源】 系自嬴姓,见《潜夫论》(5)。春秋时赵公族之后,见《希姓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希姓录》 收载,其注云:“源于嬴姓。系战国时赵国公族的后代。”
读音:zhé【音】 又音(Shé)(17,75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夫折文子之后,见《姓氏大全》(17,21)。②东汉时武威太守南阳人张江封折侯(折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70里),曾孙名国,为郁林
读音:ān qī【源】 以地为氏(60,62)。安期故城在今山东莱芜南20里。琅邪人有安期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安其〕(60)。【望】 齐郡、琅邪(17,60,418)。历史上罕
读音:Kèrě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mén周礼公卿之子,入王端门,教以六艺,谓之门子,其后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)叱门氏、吐门氏、库门氏,均改为门氏。(见《魏氏·官氏志》)▲<后魏>门文爱,山阳人。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