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高平县志

高平县志

①十卷。清范绳祖修,庞太朴纂。范绳祖字克武,河北热河(今承德热河)人,出身贡士,顺治十年(1653)任高平知县。在任政绩甚优,见本书循吏类。顺治年间,奉上檄,重修邑志,范绳祖聘庞太朴主其事,周咨周度,博引诸儒之书,历数月,遂成此志。《高平县志》顺治十五年(1658)刻本。全书十卷,分为:卷一舆地志:沿革、星野、封域、形胜、风俗、山水、寺观、古迹、物产;卷二建置志:城池、县志、儒学、学田、社学、坛庙、祠庙、祠祀、公署、属舍、仓廪、里甲、市集、堡镇、递铺、桥梁、坊表、武备、恤政;卷三赋役志:田粮、京运、军需、户口、徭役、税课;卷四官师志:县令、县尹、知县、县丞、主簿、典史、教谕、训导、驿丞、大使、训术、训科;卷五宦绩志:名宦、循吏;卷六选举志:辟荐、进士、举人、贡士、例贡、武科;卷七人物志:忠烈、贤良、文学、武勋、孝子、节妇、隐逸、义行;卷八纶恩志:褒封、恤录、任子、祭葬;卷九丛谭志:祥异、方技、仙释、掾阶、耆民、侨寓、杂著附坑卒考;卷十艺文志:诗、赋、疏。该志编辑则在旧志基础上删订,减十五卷为十卷,体例从简,分门析目,颇得纲领。②二十二卷,末一卷。清付德宜修,戴纯纂。付德宜,河北热河人,出身举人,乾隆三十七年(1772)任高平县知县。《高平县志》乾隆三十九年(1774)刻本。此编系增续范绳祖志而作,然体例多为更革。广范志十卷为二十二卷,且于旧志,参互考订,传书多折衷于邑老儒司昌龄,所据多为信史。该志尚有光绪六年(1880)重印本流行于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残本说文续议

    九卷。清严章福撰。参见《说文校议议》。章福从兄可均撰《说文校议》,曾将所未详者四十六条撰为《说文问》以存疑。章福此书,意弥其缺,故题曰《续议》。此非完书,不知全书卷数,仅存卷十一上至卷十五上。考据必究

  • 平遥县志

    十二卷。清恩端修,武达材、王舒萼纂。恩端字子严,镶白旗汉军人,出身监生,光绪五年(1879)任平遥知县。武达材字子栋,文水人,赐进士出身,即用知县。王舒萼字韡堂,灵石人,进士出身,曾任户部主事福建司行

  • 皇极经世通变

    见《易通变》。

  • 行素草堂金石丛书

    二十二种,一百四十卷。清朱纪荣编。朱纪荣刻有《槐庐丛书》、《经学丛书》,其生平事迹详见前书之介绍。金石之学始于六朝,南朝梁元帝集录碑刻,编《碑英》一百二十卷,是为金石学最早著作,至宋代而兴盛,迄清代而

  • 心书

    一卷。旧本题汉诸葛亮撰。然考宋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见著录,明焦竑《国史经籍志》卷四兵家类著录“孔明《心书》一卷。”其书晚出之证明矣。或云陶宗仪《说郛》作《新书》,至明弘治间关西刘让锓之于木,始改名曰《心书

  • 金陵朱氏家集三十种

    四十卷。清朱绪曾(生卒年未详)编。朱绪曾,字述之,上元(今江苏南京)人。道光举人。官至知府。好读书,于《尔雅》用力尤深。藏书甲于江浙,著有《续宋文鉴》、《中论语》、《论语义证》、《金陵旧闻》、《金陵诗

  • 东涧集

    一卷。宋汤汉撰。汤汉,字伯纪,号东涧,安仁(今属湖南)人,生卒年不详。以荐授信州教授,度宗时官至工部尚书,谥文清。事迹载于《宋史·儒林传》。史称汤汉有文集六十卷,然至清末只有所编《妙绝古今》并有传本,

  • 新修怀庆府志

    三十二卷,首一卷,图经一卷,清唐侍陛修,洪亮吉等纂。唐侍陛,江苏甘泉(今江苏江都县)人,荫生,乾隆五十一年(1786)任分守彰卫怀三府地方兼管河北河务水利兵备道。洪亮吉(1746-1809),字君直,

  • 御订全金诗

    七十四卷。清郭元釪(约1705前后在世)奉敕编撰。郭元釪字子宫,江都(今属江苏扬州)人,生卒年不详。好学工诗,以诸生与修《佩文韵府》等书,官授中书。著有《一鹤庵诗》。《御订全金诗》全称为《御订全金诗增

  • 渔洋诗集

    二十二卷。《续集》十六卷。清王士祯(1634-1711)撰。王士祯生平详见《蚕尾集》(辞目)。是集为王士祯诗集。凡二十二卷。王十祯诗集原有《落笺堂诗》、《阮亭诗》、《过江集》、《白门前集》、《白门后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