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顾氏音学五书

顾氏音学五书

三十八卷。清顾炎武(1613-1682)撰。顾炎武字宁人,初名绛,明亡改名炎武,居亭林镇,因号亭林,自署蒋山佣,江苏昆山人。明末诸生。康熙年间,诏举博学宏词,修明史,力辞不就。炎武学识渊博,精于考证,开清代朴学之风。对国家典制、郡邑掌故、河漕兵农、音韵训诂等无一不精,著述宏富。主要著作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、《东京考古录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以及《音学五书》等。《音学五书》为顾氏研究古音韵学的重要成就,是清代古音学的奠基之作。顾炎武对古音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,对后学影响深远。在理论上,顾氏推崇唐陆德明的“古人韵缓,不烦改字”,以及明陈第古今音异的观点。他力主从古音的客观实际归纳古韵部,树立研究古音的正确观点。提出古韵入声应配阴声之说,实为古音研究的一大发明,也为后学所遵循。在古韵研究中,首创“离析《唐韵》”的归纳方法。这种方法与前人仅就今韵合并成古韵有着本质的不同。自此,清代古韵学家承顾氏以后,对古韵的分部更为细密。在实践上,顾炎武在全面考证《诗经》九百余个韵字的基础上,同时参证楚辞和先秦经传、诸子,汉魏六朝韵语、串联归纳,定古韵为十部。顾氏的划分虽比较粗疏,但大体上反映了古韵的实际。由于顾氏精于考古,疏于审音,因此归类有不够妥当之处。《音论》成书于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全书十五篇。考定唐宋用韵沿革的《唐宋韵谱异同》一书,主陆德明“古人韵缓,不烦改字”之说。主陈第“古诗无叶音”,认为古有四声,《广韵》以入声配阳声是错误的等观点,为古韵学上的创新之说。《诗本音》据《诗经》韵字与《广韵》二百零六韵相比勘,以求古韵的分合。《易音》据《周易》韵文以求古音。顾氏认为《周易》的用韵与《诗经》的用韵有所不同。主要是方音的不同。顾氏对方音的注意,确实是难得之举。《唐韵正》以古人用韵正《唐韵》误读之音。顾氏认为,《广韵》与《唐韵》一脉相承。名之为《唐韵正》,实际上订正的是《广韵》音。在书中,顾氏离析《唐韵》以求古韵的分合,据历代用韵异同说明语音的流传,用文字谐声以求古韵分合,其方法是具开创性的。不过书中浓郁的泥古思想,以及取韵下限过宽的作法影响古韵分部的准确性。《古音表》分古韵十部,其中四部歌、阳、耕、蒸在清代古音学中被视为定论。《音学五书》目录:《音论》三卷,《诗本音》十卷,《易音》三卷,《唐韵正》二十卷,《古音表》二卷。有明崇祯十六年(1643年)张绍手写、符山堂初刻本,后有观稼楼仿刻本。1982年中华书局据观稼楼仿刻本重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群经剩义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群经平议》)撰。作者因为开始打算续《群经平议》,久未成书,故题曰“群经剩义。”其中,谓《周礼·人》“掌金玉锡石”,当作“掌金锡玉石”,引职方氏“扬州其利金锡竹箭,雍州其利玉石”为证

  •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

    一卷。白坚辑。白坚字坚父,西充(今四川西充)人。所辑汉石经残字共十三石。《周易》自“临”卦至“剥”卦为一石,二十六字;《易传》之“文言”为一石,二十二字。《鲁诗》,自《邶风》的《日月》篇至《式微》篇为

  • 临沂县志

    十四卷,首一卷。民国陈景星、沈兆祎修,王景飏纂。陈景星,民国初年任临沂县县长,沈兆祎,江西南昌人,优贡出身,民国五年(1916)任临沂县县长。王景飏,费城人。此志为创修本。沈兆祎任县长后,见临沂本属沂

  • 大云集

    无卷数。明曹璜(约1601年前后在世)撰。曹璜,字伯玉,别号元素(一作字于谓,号础石),山东益都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四年(1586年)进士。官至通政司右参议。著有《大六集》。是集抄本凡十册,前无序目,

  • 支雅

    二卷,清刘灿撰。刘灿字星若,浙江镇海人。嘉庆优贡生。《支雅》谓之“支”者,盖所释乃《尔雅》之“支”也,故《支雅》为补充《尔雅》之作。是书仿《尔雅》体例,唯不用《尔雅》十九篇之目,另分《释词》、《释人》

  • 考证竹书

    十三卷 清孙之騄撰。孙之騄事迹详见《尚书大传》条。是书以沈约新注《竹书纪年》未为详备,因采摭诸书别为之注。然之騄爱博嗜奇,多所征引,而不能考正真伪。沈约注出依托,尚能知伊尹自立之诬,太甲杀伊尹之妄。之

  • 唐贤三昧集

    三卷。清王士祯(1634-1711)编纂。王士祯本名士祯,因避讳作士正,改作士祯字贻上,号阮亭,自号渔洋山人,山东新城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累官至刑部尚书,谥文简。王士祯为一代宗匠,著述颇丰

  • 酒部汇考

    十八卷。作者不详。据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编者考证,当为清代人所著。是书对经史以及稗乘诗词凡涉及酒的一律记载,征采繁富。书分汇考六卷,总论一卷,记事五卷,杂录、外编各一卷,艺文四卷。然而是书编次错杂,尤

  • 莫氏父子著述

    六种,三十一卷,附录四卷。清莫与俦、莫友芝撰,莫绳孙编。莫与俦字犹人,又字杰夫,贵州独山人。嘉庆年间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后改选遵义府学教授,从学者甚重。莫友芝为莫与俦之子,其生平详见《唐写本说文解字

  • 三关志

    不分卷。清廖希颜修,孙继鲁纂。廖希颜,字若愚,号东雩,湖南茶陵县人,嘉靖进士,先知高安县,后擢工部主事,迁升山西提学,讲学河汾书院,卒于浙江按察使,年仅三十九岁。三关,即山西北部之雁门关、宁武关、偏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