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韵辨附文

韵辨附文

五卷。清沈兆霖撰。兆霖(1801-1863)字朗亭,又字尺生,号雨亭,钱塘(今浙江余杭县)人。道光十六年(1836年)进士,累官至户部尚书,卒谥文忠。工诗,善篆隶。卷首自序云:陆法言《切韵》、孙愐《唐韵》,皆专究音韵,不详字体;而张参《五经文字》、唐玄度《九经字样》,又不及音韵。音与字始合而后分,分则卒不再合,通儒不难两究,下土每苦兼营。自宋以后,辨韵,校文各本充斥庠塾,惜俱韵为韵文为文,拈韵者不必详求文体,考文者往往疏略声音。何况各本屡易、钞胥不少脱误,编韵最重异同,而宽严或随时尚,释文原兼正俗,而徇俗遂失源流,人各一编,日相聚讼,儿使学者茫乎不知辙迹之所尚,岂不病哉。是编详参诸本,以韵为经,文为纬,一字兼入数韵者,晰别必严,文有正俗,即于本字附辨焉,韵皆衷以古义,文或断以今行,官韵之字虽隘,日用所需其亦思过半矣,学者开卷洞然,因考韵而即晓于文,因究文而益稔于韵,斯亦小学从入之门也。知是书乃专为士子记忆韵字明辨字形而作,纂次依《佩文韵府》韵目次第,每字皆辨其韵部平仄,于一字兼收两韵或平仄每易讹误者皆详加分析,并同时于注解中辨别字形,依据《说文》,说明源委。此书颇便初学识字辨音之用。有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经精义

    五卷,附一卷。清代黄淦撰。黄淦字纬文,浙江仁和人,乾隆庚子(1780)举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是书首有汤诰序及淦自序,末有门人汤春生跋。卷首总论,《国风》、《小雅》、《大雅》、《颂》,各为一卷,后附序传,为

  • 周易举正

    三卷。郭京撰。郭京,唐末叶人,生平事迹及生卒年均不详。该书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皆不载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三卷。故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疑其为宋人伪托之作。《崇文总目》称郭京为唐苏州

  • 尚书注考

    不分卷。清陈泰交辑。陈泰交,字同倩,嘉兴人(今属浙江省),明末清初学者,生卒年不详。有《尚书注考》、《斋至斋集》。本书所谓《尚书注》,即金履祥之《书经注》。本书共列同字异解三百二十三条,如“稽古帝尧”

  • 陈文冈集

    二十卷。明陈棐(约1550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棐,字文冈,鄢陵(今河南许昌市东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四年(1535)进士,官至甘肃巡抚。是集凡二十卷。诗文多为率笔而就,奏疏也多迂论。故不以诗文名。是集

  • 游静谷冲记

    一卷。清罗辰撰。罗辰,广西临桂人。静谷即在衡山县南,冲,乃湘人土话。称山之深处曲折幽邃者。此记纪甲午重阳节前夕,偕友人自中湘游南岳归,舟上闻人道静谷之奇,遂游而作。静谷山林,初入其境,枣林茂密,畦陌交

  • 学海堂经解缩本编目

    十六卷。清凌忠照、张绍铭编。二位编者生卒年、号和生平事迹皆不详。此书与敬修堂编目、蔡启盛检目又有不同。其以十三经为序,每经为一卷,唯《春秋》一卷,加列三传。《大戴礼记》一卷,列《礼记》之前。至于单词只

  • 苏沈良方

    八卷。宋苏轼(已著录)、沈括(详见《梦溪笔谈》)撰。此书又名《苏沈内翰良方》,系后人将苏轼《论医药杂说》(一说为《苏学士方》)合入沈括所撰《良方》而成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此书为十五卷,陈振孙《书录解题

  • 响泉集

    二十八卷。清顾光旭(1731-1797)撰。顾光旭,字华阳,号晴沙。江苏无锡人。乾隆进士,官至甘肃凉州道。顾光旭善书,能诗文。有《梁溪诗钞》、《响泉集》。此集共二十八卷。其中,卷一为《泉上小稿》、收古

  • 声说

    二卷。清时庸劢撰。事迹见“声谱”。时氏既撰《声谱》,遂集许书形声之误者,凡三百七十七字,成《声说》二卷。其所立说,不专主许氏,必遍考诸家,并参诸古文字,反复审核,谨慎求其是而后已。所论虽或有失,就其大

  • 胪传纪事

    一卷。清缪彤撰。缪彤,字歌起,吴县人。康熙进士,殿试第一,官侍讲。后归家不予时事,立三畏书院、刊《曹月川家规》、《蔡虚齐密箴》,并有《双泉堂集》。是书专纪殿试以后各典礼情况。康熙六年三月乙亥,赐缪彤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