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韩内翰别集

韩内翰别集

一卷。唐韩偓(884-914?)撰。韩偓,字致光,一作字致尧;小字冬郎,自号玉山樵人。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十岁能诗。唐昭宗龙纪元年(889)擢进士第。天复中(901年)王溥荐为翰林学士,迁中书舍人。本年冬,扈从昭宗至凤翔,深得信任,迁兵部侍郎、翰林承旨。返京,屡欲擢为宰相,韩让不敢当。后因忤朱全忠,天复三年被贬为濮州司马,再贬荣懿尉,徙邓州司马。天佑三年(905),复召为学士,韩偓不敢不入朝,挈其族于右佑三年秋至福州,依闽王王审知而卒。著有诗集《玉山樵人集》一卷,《香奁集》一卷等。此书共一卷,前有韩偓传,后有毛晋跋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说:“今抄本即曰《别集》,又注曰《入内廷后诗》,而集中所载,又不尽在内廷所作,疑为后人裒集成书。按年编次,实非偓之全集也。”然韩偓之诗将伤乱忧国之思与身世之感结合起来,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。如《冬至夜作》、《伤乱》等。其咏物写景之作,亦清新自然。还有一些诗写艳情,编为《香奁集》,人称“香奁体”。而词[浣溪沙](宿醉离愁慢髻鬟),被沈际飞评为“慵红闷翠,易安之祖”(《草堂诗余别集》。此集版本有丁丙善本书室藏《韩翰林集》一卷,《香奁集》一卷,抄本;八千卷楼藏《韩内翰别集》一卷,抄本;闽王氏麟后山房本(《韩翰林集》四卷,《香奁集》三卷,附录二卷);毛晋汲古阁刻本;清人席启寓辑刻《唐诗百名家全集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章句内篇

    五卷,《外篇》二卷。清任启运撰。本书以伏生所传《今文尚书》为内篇,以古文溢出今文者为外篇。内篇成于康熙戊戌(1718年),外篇完成于乾隆癸亥(1743年),前后相距二十多年,可见任氏用力之勤。原稿久佚

  • 紫阳通志录

    四卷。清高世泰(生卒年不详)撰。高世泰字汇旃,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明崇祯进士,官至湖广提学佥事。笃守家学,于梁溪修葺道南祠丽泽堂,同高愈等在此讲学。祁州刁包往返与高世泰论学,故有南梁祁北之称。著有《五

  • 易义别录

    十四卷。清张惠言撰。作者收录了孟氏易四家即孟喜、姚信、翟元、蜀才,京氏易三家即京房、陆绩、干宝,费氏易七家即马融、宋衷、刘表、王肃、董遇、王廙、刘瓛。就释文集解及他书所引之内容分别辑成别录,以著其源流

  • 易宪

    四卷。附《卦歌》一卷,《图说》一卷。明沈泓撰。沈泓字临秋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。官至刑部主事。此书征引诸家《易》说以证朱熹《本义》,没有载《本义》原文,但全书宗旨全部与本义

  • 中华边防舆地丛书

    见《皇朝藩属舆地丛书》。

  • 左庵杂著

    无卷数。清末刘师培(1884-1920)撰。刘师培字申叔,号左庵,江苏仪征人,1917年受聘为北大教授,反对新文化运动,对经学、小学及汉魏诗文皆有精深研究,擅长骈文,著述甚丰,有《刘申叔先生遗书》等。

  • 保德州志

    ①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王克昌修,殷梦高纂。王克昌字燕及,号澹园,别号瀚渑,山东临淄县人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7)经魁,三十年(1691)进士,三十八年(1699)授贵州贵定县知县。四十年(1701)调知

  • 经世大典图地理考证

    三卷。清丁谦撰。丁谦,字益甫,又字广文,浙江仁和人,清光绪年间任象山县司校。丁氏在象山任教期间,以实事求是之学,课士多有成就,暇日读诸家书,病其疏舛,对有关古今中外地理著述为之疏通考证,著述颇富。著有

  • 周易时论合编

    二十三卷。明方孔炤撰。孔炤字潜夫,号仁植,安徽桐城人。万历四十四年(1616)进士,官至右佥都御史,巡抚湖广,被人劾罢逮治。崇祯末恢复原职,屯田山东、河北,兼理军务。事迹附见《明史·郑崇俭传》。该书是

  • 医宗己任编

    见《己任编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