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隶释

隶释

二十七卷 宋洪适撰。洪适(1117-1184),字景伯,晚年自称“盘洲老人”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,金石学家。与弟遵、迈,并称“三洪”,工文词。孝宗时,任司农少卿,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兼枢密使。好收藏金石拓本,并据以证史传讹误,考核颇精。著有《隶释》二十七卷、《隶续》二十卷、《盘洲集》八十卷等。此书成于乾道二年(1166),第二年正月出版,前有自序。北宋欧阳修所著《集古录》和赵明诚所著《金石录》都只有汉碑的目录和跋语,收录碑文则始于洪适。他把隶书体的汉碑碑文用楷书写出,故号《隶释》。此书连同后来成书的《隶续》,共著录汉碑文、碑阴等二百五十八种、魏和西晋碑十七种,又收集汉、晋铜、铁器铭文及砖文二十余种。书中还用图来表示汉碑的不同式样,还著录了不少汉画石像,这是其他金石书中所少见的。每种碑文之后都附有较好的论考。此书在清代早期,只有明万历戊子王鹭刻本传世,内收录汉魏碑十九卷。《隶续》则仅存抄本。清乾隆年间,汪氏刻印二书。由于没有好的底本,故《隶续》缺第九、十两卷,第二十一卷也不全,已非原书之旧。同治年间,洪氏复刻汪本,并收入黄丕烈的《隶释刊误》。洪迈在书的序言中说:“吾兄文惠公,区别汉隶为五种书:曰释、曰缵、曰韵、曰图、曰续、四者备矣,惟韵书不成”。洪适在跋中,讲到成书的过程:“到乾道中,书始萌芽,其后十余年间,拾遗补阙,一再添刻”,才以成书。淳熙年间曾将《隶释》和《隶续》合为一编,今其本不传。传下来的乃各自成书的《隶释》和《隶续》。王鹭刻本二十七卷,除汉魏碑十九卷外,还有《水经注碑目》一卷、欧阳修《集古录》二卷、欧阳棐《集古录目》一卷、赵明诚《金石录》三卷、无名氏《天下碑录》一卷。在每碑标目之下,俱载郦道元、欧阳修、赵明诚三书之有无;在辨认碑文中,认为某字即某字者,都作有说明,并引用重要史事加以论证。但是,其中也有疏漏之处。如卫尉嫏方碑,以宽懔为宽栗,以声香为馨香,以邵虎为召虎,以謇謇为蹇蹇,以乐旨为乐只等等。又如郑固碑中的《逡遁退让》,洪适引《秦纪逡巡遁逃》加以诠译。根据《管子》、《汉书》有关文字考证,按《巡》与《循》同,而《循》转为《遁》,《遁》即《巡》字。洪释为遁逃,有误。又如武梁祠堂画像武氏,洪因武梁碑中有后建祠堂雕文刻画之语,遂定为武梁祠堂。后人考证,武梁死于汉桓帝元嘉元年,而画像的文字中,有“鲁庄公”字样,庄字应讳为严,但不改讳,断定此碑乃汉明帝(刘庄)以前所作。《金石录》作武氏石室画像,较为恰当。又如,李翊夫人碑,中有“三五兮衰左姬”字样,洪适认为即末字。后人考证,《山海经》上说,刚山多柒木;《水经注》上说,漆水下有柒县、柒水、柒渠,字皆作柒,隶从柒省,去水为,盖即为柒,如此等等。虽有疏漏,终不害其宏旨,“自有碑刻以来,推是书惟最精博”。传本有“四库全书”本、“四部丛刊三编”本,后者附有张元济《校勘记》一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重修蒙城县志

    十二卷。汪箎修,于振江、黄与绶纂。即《蒙城县志》②。

  • 唐月令注续补遗

    一卷。续考,一卷。茆泮林撰。茆泮林,字云水,江苏高邮人。茆泮林在刊行《唐月令注》之后,又取《内经》王冰注,校其异同,别纸录出,以补《唐月令注》之遗。凡经文及注中小有差异者,皆载录之,以备参考。续考,则

  • 蔗山笔麈

    一卷,明商辂(1414-1486)撰。商辂字弘载,号素庵,浙江淳安人。正统年间进士,曾任过兵部、吏部尚书、谨身殿大学士,参预内阁机务。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明英宗在土木堡(今河北怀来)被蒙古瓦刺军

  • 北潭傅文毅公集

    八卷。明傅珪(约(1486年前后在世)撰。傅珪字邦瑞。河北清苑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成化二十二年(1486)进士。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历中允谕德、翰林学士,升吏部侍郎、礼部尚书,致仕。嘉靖初赠太子少保,谥文毅

  • 别本攻媿文集

    三十二卷。诗集十卷。宋楼钥(1137-1213)撰。楼钥,字大防,号攻愧主人。鄞县(今属浙江)人。隆兴元年(1163)进士。累官太府宗正寺丞,出知温州。其所撰《攻媿集》,原集一百二十卷,至清稍有阙佚,

  • 荆州府志

    ①十二卷,图一卷,明孙存修,王宠怀纂。王宠怀,字止庵,号梅南子,明光泽王。明景泰七年(1456)知府常熟延通判何省安创修《荆南志》。历七十余年后,丰山孙存任知府,因旧志历年久远,质俚疏漏,托生长于荆州

  • 蒋观云先生遗诗

    一卷。清蒋智由(1866-1929)撰。蒋智由,字观云,别号因明子。浙江诸暨人。中日甲午战争前后,与维新派人士交往,亦主张变法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举人。二十八年(1902)冬赴日,参与《新民丛报

  • 春秋公法比义发微

    六卷。清蓝光策撰。光策字子彦,四川资阳(今四川资阳)人,光绪十四年戊子(1888)举人。著有《启秀堂文集》等。光策对西方的国际公法有所研究,以中国古代经典比附国际公法,认为《春秋》一书,是孔子自撰的法

  • 性情集

    六卷。元周巽撰。号与字为巽泉、巽亨。生卒年及籍贯不详。集中自称曾从征道、贺二县土著居民,因功授永明簿,尝仕于元。所纪干支有丙辰九年,当为明洪武九年(1376),可见明初尚在。“巽诗格不高,颇乏沈郁顿挫

  • 民国福建通志

    三百十一卷,民国福建通志局纂修。福建省自宋梁克家《三山志》后,记舆地者,不下数十家。惟明黄仲昭《八闽通志》颇称善本。民国初年,国会建议中央政府督各省修志。闽省当局因设通志局,主持重修通志。几经努力,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