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阳谷县志

阳谷县志

①八卷,首一卷。清王天壁纂修。王天壁字文,安徽桐城人,举人出身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阳谷知县。考阳谷旧志,创修于明嘉靖十五年(1536)知县刘素,书成于数月之间,难免陋略。再修于万历三十四年(1606)知县范宗文,较旧志加详。三修于崇祯四年(1631)李文林,基本沿袭旧志,增者仅数行。康熙十二年,王天壁奉旨修志,取旧志增订,遂成新志。《阳谷县志》康熙十二年刻本。全书八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建置、疆域、分野、形势、城池、山川、桥梁、风俗、都社、户口、土田、物产,卷二庙祠、公署、职官,卷三名宦、学校、人物、封荫,卷四孝义、贞烈、隐逸、武备、古迹、古墓、坊牌、寺观、灾异,卷五至卷七艺文,卷八题咏。卷首有序、凡例、图四幅。此志与旧志无大差异,几乎全部承袭旧志。此外,有目无纲,不合志体。②清王时来修,杭云龙纂。王时来字逊修,湖广钟陵人,拔贡出身,康熙四十九年(1710)任阳谷县知县。杭云龙,县教谕。王时来莅任后,见邑志自前令王天壁修后,至当时已四十余年未修了。其间景物兴废之殊,风俗今昔之异,户口盈虚不一,名宦乡贤、孝义贞烈之踵后,欲谋修辑之。正值兖州郡守金一凤拟纂修郡志,下令州邑,各修新志。王时来乃集绅士,取旧志为蓝本,设局开馆,聘杭云龙总其事,稿成,时来亲加校定,历时一月而志成。《阳谷县志》康熙五十五年(1716)刻本。此志完全承袭旧志,无大损益,为敷衍之作。其尚有民国九年(1920)和二十二年(1933)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畇文集

    十二卷。清彭定求(1570-1645)撰。彭定求,字勤止,又字南畇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康熙二十五年(1686)擢一甲一名进士,授修撰,历官侍讲,值父卒,遂不复出。彭定求幼承家学,又曾师事汤斌,师承

  • 会昌一品集

    二十卷。《别集》十卷。《外集》 四卷。唐李德裕(787-849)撰。李德裕生平详见《次柳氏旧闻》(辞目)。此集又称《李文饶文集》、《李卫公文集》。分为三集,《会昌一品集》二十卷,载武宗时册令、典诰、奏

  • 禹贡通释

    十三卷。清童颜舒撰。童颜舒字霁山,陕西洋县人,道光举人,官学博。本书有童颜舒自作“凡例”,首为《禹贡总考》,其他依次为《山川总考》、《九州分考》、《赋贡总考》、《山川附论》、《理财附论》,最后是《问答

  • 甓余集

    十二卷。明朱纨,(1492-1549)撰。朱纨,字子纯,号秋崖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。累历右副都御史等职。著有《茂边纪事》等,此集九卷以前,皆其在官时的章疏公移。十卷曰《海

  • 古文尚书证讹

    十一卷。宋王应麟撰集,清李调元校刊。本书为王应麟原著,一向没有刻本刊行于世,李调元恐其日久湮没,因此校定刊行之。汉代郑玄对于五经皆有注解,汉魏以来,皆立于学官。然唐孔颖达撰《五经正义》,则《易》用王弼

  • 读文子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易贯》)撰。清代研究《文子》的学者,一般认为《文子》一书大半抄自《淮南子》,所以作校阅者都依《淮南子》。俞樾撰此篇校读《文子》,也以《淮南子》为改订标准,有的又凭己意改之。如其改《

  • 吉羊镫室诗集

    五卷。清瞿树镐(1790?-?)撰。瞿树镐,字经孳,上海嘉定人。中溶之子,钱大昕之外孙。卒年和事迹未详。卷首毛凤序称:“公之诗皆发于性灵,而其感人尤深且切。公之诗皆有为而作,有慨而言,语挚情真,非同浮

  • 道南源委

    六卷。清张伯行(详见《道统录、附录》)撰。明代朱衡撰《道南源委录》一书,记载闽学形成过程中的代表人物。本书是在朱书基础上重加考订、整理,编纂而成。第一卷记杨时至江杞等36人;第二卷记罗从彦至陈绍叔等8

  • 续金石录

    不分卷。清叶万撰。叶万,字石君,常熟(今江苏常熟)人。卷首载有汪士鋐、何焯、顾有典同校名氏。本书著录金石文字,采用洪适《隶释》之体例,多载全文,并注缺字之数、行列之式。其所载古碑,较《金薤琳琅》诸书,

  • 洞灵真经

    见《亢仓子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