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长洲县志

长洲县志

①二十四卷。明张德夫修,皇甫汸纂,明张凤翼补辑(艺文志)。张德夫,字子成,江西浮梁人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进士,隆庆三年(1569)任长洲县令。皇甫汸,字子循,长洲人。嘉靖八年进士,官吏部郎中左、大名通判。著有《百泉子绪论》、《解颐新语》、《皇甫司勋集》等。张凤翼,字伯起,长洲人,嘉靖举人。著有《红拂记》、《处实堂集》、《占梦类考》、《文选纂注》等。前十四卷,邑令张德夫修于隆庆五年(1571),独不志艺文,其言称“碑传记序题咏,各载于本条,邑由唐建,唐以下文可录者少,非遗之也。”万历二十六年(1598),桃源江盈科掌长洲,聘邑人张凤翼重加纂辑艺文志十卷,其邑志得以完备,方有全史。此志张氏所修为卷十四,卷一地理志,其目为建置、沿革、分野、疆域、形势、风俗;卷二水利、田赋(涵田地、税粮、起运、课程);卷三宦绩;卷四学官(附纪异)、学宫;卷五县治;卷六科第(附贡聘);卷七户口(附土产);卷八城池;卷九兵防;卷十山部、水部、寺部;卷十一仓场、坛祠、义田(为续增);卷十二坊巷、乡都(附市、镇、村)、桥梁;卷十三古迹、第宅、园亭、冢墓;卷十四人物。江氏所修艺文志为卷十卷。卷一公廨,卷二学校,卷三社坛,卷四河渠、桥梁;卷五园亭,卷六记叙,卷七传,卷八寺观,卷九至十赋诗。有明万历二十六年(1598)刻本、明崇祯八年(1635)补刻本、民国晒印明崇祯补刻本、清嘉庆间抄明崇祯补刻本。②三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李光祚修,顾诒禄等纂。顾诒禄,字禄百,号花桥,又号瑗堂,清长洲(今吴县)人。贡生。以古文辞闻名于当世,著有《寒读偶编》、《次万阁集》、《瑗堂文述》、《瑗堂诗话》等。清代长洲县志,有康熙祝志,越七十年,乾隆十八年(1753)李光祚又修之,沈德潜任总裁,顾诒禄为编纂,十五年后版毁于火,乾隆三十一年(1766),知县事许治取李志重修之,时则沈、顾犹健在,复董其成,即为本志。是志卷数同于明万历志,然繁简得中,配置匀称,事倍于前,而卷不加增。有清乾隆十八年刻本、乾隆三十一年许治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学古记

    一卷。明刘宗周撰。详见《大学衍义补赞英华》条。是书从“分大学之道”至“国治而后天下平”为一章,这章统释大学之教。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”至“此谓知之至也”为二章,这章申明格物在致知之义。“所谓诚其意者”至

  • 十三经提纲

    十三卷。唐文治撰。唐文治(1865-1954)号蔚芝,晚号茹经,江苏太仓人。清进士,官户部主事、商部左丞、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。长期从事教育,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。著有《尚书大义》、《诗经大义》、《紫

  • 痧胀玉衡

    四卷。清郭志邃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郭志邃字右陶,檇李(今浙江嘉兴)人。此书专论痧证。痧证记载始于明末,但无专书。郭氏鉴于当时痧胀流行,乃集前人有关经验,于康熙十四年(1675)撰成此书。“痧”为天地间之

  • 云中集

    六卷。清刘淳(约1821年前后在世)撰。刘淳,字孝长,湖北天门人。嘉庆二十一年(1816)举人。嘉庆帝西巡时,刘淳献诗五百韵,廷试赐文绮物。由是名动京师,此后五试进士不第。其人才识淹贯古今,英气勃发。

  • 金堂县志

   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,清谢惟杰纂修。谢惟杰,字兼之,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,曾任金堂县知县长达十年之久。谢维杰任知县后,见志久失修,遂博稽故籍,网罗旧闻、汇集成志书一部。《金堂县志》嘉庆十六年(1811)刻

  • 载书图诗

    一卷。清王士祯(生平详见《十种唐诗选》辞目)编。康熙四十年(1701),王士祯官刑部尚书时,乞假返里,改葬其亲,载书数车以归。其门人扬州禹之鼎绘成该图。一时文人名士多为题咏。士祯将其汇集成编。图后首载

  •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残本难经校订

    《黄帝内经素问校义残本》四卷,《难经校订》一卷。清姚凯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姚凯元字子湘,号雪子,归安(今属四川省)人。曾官光禄寺署正。其先祖为礼部尚书。此书今仅存卷三至卷六,称为残本。姚氏此书援引皇甫

  • 湘行记

    一卷。清彭而述撰。彭而述,详见《桂阳石洞记》。康熙五十八年(1719),彭而述莅临湖南提学,由长沙至衡州湘江,共历五个月。此记专纪沿途见闻,故以湘行为名。该记辨潇湘流域至严且晰,记沿江风景,两岸山势,

  • 二王帖

    十卷。明董汉策刻。董汉策,字朝献,生卒年不详,盖为吴江(今属江苏)人。《兼隐斋二王帖》问世后,颇受世人推重,但该帖为木刻,湿燥难调,“过燥则滋腻之态失,稍淫则浸蚀之痕透”,世人抚卷便为此遗憾,故精于摹

  • 石经公羊残字

    一卷。清马国翰辑。残碑三百七十五字,为隐公四年、桓公元年、哀公十四年之文。文字有与今本异者,如“石踖”之作“石踖”,“昉”之作“放”,“杀”之作“试”,“逮”之作“”等。下附校记一条,后记一条。校记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