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镜光缘

镜光缘

清徐爔撰。徐爔,生卒年不详,字鼎和,号榆村,又号种缘子,江苏吴江人。清乾隆年间戏曲作家。祖父徐釚,康熙间举博学鸿词,以诗词著名于世。其父是著名的医学家兼戏曲理论家,虽长于医,然亦有文誉。所著《乐府传声》及《洄溪道情》曲皆为世传诵。徐爔虽继承其家学,通晓医理,然亦爱好词曲。著有杂剧十八种为:《游湖》、《述梦》、《醒镜》、《游梅遇仙》、《痴祝》、《虱谈》、《青楼记困》、《哭弟》、《湖山小隐》、《酬魂》、《祭牙》、《月下谈禅》、《问卜》、《悼花》、《原情》、《寿言》、《覆墓》、《入山》,题材皆取自生活中琐事,皆用自述之词形式,合称《写心杂剧》。此体乃承用廖燕撰《柴舟别集》创体。另著有传奇《镜光缘》,《镜光缘》一剧乃是作者为眷妓李秋蓉而作。共二卷十六出。此剧乃徐爔初次见到妓女李秋蓉时,秋蓉正对镜照时,徐爔云:“此镜中花”;秋蓉对云:“或是镜中缘”,故为此剧名。卷首载有作者自序及凡例,称“传奇十六出,比诸小传一篇。其登场另填三十三出,已付梨园矣”云云。因知徐爔所撰有二本,其三十三出付梨园演唱之作,已不传。今只存此本。又云:“此本原系案头剧,非登场剧也。”徐爔乃目为二体,使各别并行,此古今人词曲中绝无之例。此剧乃为浙江人潘某根据当时流传故事收集有关记载资料,据实录之而成的。剧中主人公为作者徐爔以余羲名自托。其称眷妓李秋蓉为尼静元之外甥女,以李秋蓉嫁与廖氏为妾,其廖家乃娼家,李秋蓉遂流落为妓。另有余集《秋蓉传》称尼鬻之于狭斜间,其李秋蓉矢志嫁给徐羲,为逃避入娼家,而避之于徐羲好友山阴人沈世雄家,沈妻将其收为义女,一同生活在塞下。徐爔后侍父入京,而李秋蓉此时已死。有清乾隆间梦生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籀汇编

    十四卷。近代徐文镜(生卒年不详)辑。文镜浙江临海人。是书由清汪立名《钟鼎字源》、吴大澂《说文古籀补》、近人丁佛言《说文古籀补补》、容庚《金文编》、罗福颐《古玺文字征》、商承祚《殷虚文字类编》汇辑而成,

  • 孝经汇纂

    不分卷。清孙念劬编纂。孙念劬字述甫,江苏昆陵(今昆山)人。是书首有自序,其次为凡例,再次引用书目。全书分为卷首、正编、附录三部分。卷首为孝经源流,孝经标旨,历代表章;正编为孝经注说,经注补遗,孔子曾子

  • 艳异编

    四十卷。明王世贞(详见《弇山堂别集》)编,前有汤显祖叙。短篇文言小说、故事集。编者在此书中广泛杂收明以前的传奇、小说、史籍和书志故事,概括为“艳”和“异”两大类型。“艳”,取“泛淫泛艳”、“美色为艳”

  • 游荐山集

    四卷。宋游酢(1045-1115)撰。游酢,字定夫,建州建阳(今福建建阳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进士,调萧山尉。近臣荐其贤,召为太学录,两为太学博士。历知汉阳军、和、舒、濠三州。曾师程颐、程颢,与杨

  • 沧洲集

    十卷。《续集》二卷。明张泰(1436-1480)撰。张泰,字亨父,号沧洲,太仓(今江苏太仓县)人。明天顺八年(1464)进士,选庶吉士,授检讨,累官至翰林院修撰。是明成化间著名诗人。泰为人恬淡,独喜赋

  • 临安集

    六卷。明钱宰(1299-1394)撰。钱宰,字子予,一字伯均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元至正间进士,因亲老不赴公车,教授于乡。明初征修《礼乐书》,洪武六年(1373)授国子助教,以赋《早朝诗》忤旨,遣归

  • 汀州府志

    四十五卷,首一卷,清曾日暎修,李绂纂。曾日暎,字艺田,江西南昌人。乾隆十三年(1748)任汀州府知府。李绂,临川人,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曾日暎任知府后,以志乘自明崇祯十年修后一直未修,于是开局重修

  • 金台集

    二卷。元乃贤(1310-?)撰。贤另著有《河溯访古记》。此集为卮素所编,前有欧阳玄、李好文、贡师泰三人序。又有黄溍题词。末有揭傒斯跋。共收诗二百余首,多为应酬之作。晚年虽内登翰林,外参戎幕,但仕进非其

  • 普陀山

    二十卷。清秦耀曾撰。秦耀曾,字远亭,江苏江宁(今南京)人。普陀山,元盛熙明曾考之。明侯继高乃为志。清康熙三十七年(1698),普济、法雨两寺,请人纂辑志书。稿成法雨随即付梓。普济又请朱谨、陈歔重加增削

  • 金匮玉函经二注 附十药神书

    《金匮玉函经二注》二十二卷,《十药神书》一卷。清周扬俊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扬俊字禹载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少年即攻举业,耽于儒学,屡试不第,年近四十始学医,钻研仲景之学十余年,终为当时名医。康熙十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