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郑氏古文尚书

郑氏古文尚书

十一卷。汉郑玄(127-200年)注,宋王应麟(1223-1296年)辑,清李调元(1734-1802年)补正。郑玄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属山东省)人,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。世称“后郑”,以别于郑兴、郑众父子。郑玄初入太学学今文《易》和公羊学,后又师从张恭祖学《古文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春秋左氏传》等,最后从马融习古文经。郑玄一生著述颇丰,他说经往往以古文经说为主,兼采今文经说,遍注群经,为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,号称郑学。今《十三经注疏》中之《毛诗》、“三礼”注皆取郑注。郑玄另注有《周易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尚书》和纬书;又撰有《发墨守》、《箴膏盲》、《起废疾》等以反驳何休;他还有《六艺论》、《驳五经异义》等,均佚。其所注之《古文尚书》,宋王应麟有辑本,称《郑氏古文尚书》,清李调元又为之补正。王应麟字伯厚,号深宁居士,先世居浚仪(今河南省开封市),后迁居庆元(路治今浙江省宁波市),南宋学者,淳璠进士,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。王氏对经史百家、天文地理等都很有研究。他熟悉历代掌故、制度,长于考证,撰有《困学纪闻》、《玉海》、《诗考》、《诗地理考》、《汉书艺文志考证》、《玉堂类稿》、《澡宁集》等多种著作。李调元字羹堂、赞庵、鹤洲,号雨村、童山蠢翁,罗江(今四川省德阳县)人,清代戏曲理论家、文学家,乾隆进士,曾任广东学政,著有《雨村曲话》、《雨村剧话》、《童山全集》,辑有《全五代诗》、民歌集《粤风》等。郑玄所注《尚书》,《中经簿》以及《隋志》并作九卷。《北史·儒林传序》称,南北章句,好尚互有不同,江左《尚书》则孔安国,河洛《尚书》则郑康成。而《隋志》又称,至隋则孔、郑并行,而郑氏甚微。《新唐书》与《旧唐书》所录书目,犹存郑注《尚书》,《宋志》始无,可知郑氏注本当佚于北宋时期。南宋时期,王应麟辑录了已经散佚的郑注《尚书》,但王氏辑本颇多遗漏,而且其中有不少舛错。清李调元《补正》本皆为之一一订正,并整理为十一卷。本书卷首有李调元自序,卷一至三为《虞书》、《夏书》,卷四《商书》,卷五至十《周书》,卷十一为《书序》。李调元补正之后,影响渐大,其后山东孔广林就根据本书,另取经疏史注及《水经注》诸书,重新整理为十卷,名为《尚书郑注》。王鸣盛、孙星衍等人为《尚书》所作之注本,皆依据本书。本书有函海本刊行于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鸳鸯吟馆诗词草

    一卷。《澹吟楼诗》二卷。清许诵珠撰,许诵珠,生卒年不详,字宝娟,自号悟江道人,浙江海宁人,江西督粮道许梿之季女,归安举人朱镜仁之妻。清代文学家。自幼通经史,工诗词,著作颇多,著有《雯窗瘦影词》一卷,《

  • 静修斋经解三种

    十八册,不分卷。清仇景崙撰。仇景崙,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,字嶰伯,甘泉(今江苏扬州)人。研究群经,颇有发挥,但不自立门户。魏王弼的《周易注》,是他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的产物。王注屏弃了汉儒灾异、谶纬之

  • 三遂平妖传

    四卷二十回(增补本四十回)。明罗贯中(详见《三国演义》)撰。长篇小说,又名《平妖传》,叙述北宋时贝州王则起义,文彦博得诸葛遂、马遂、李遂之力加以镇压的故事,故名《三遂平妖传》。王则在宋代历史实有其人,

  • 文致

    不分卷。明刘士鏻(约1654前后在世)编。刘士鏻浙江杭州人。字号履迹待考。崇祯四年(1631)进士。此书辑汉、魏、六朝以至明人所著,通为一书。不分卷数,但别列为十七门。诠次颇伤芜杂,无所取裁。《四库全

  • 曾乐轩集

    一卷。宋张维(956-1046)撰。张维,乌程(今浙江)人,都官郎中张先之父。仁宗时官卫尉寺丞。赠尚书刑部侍郎。此集为张维诗集,乃其子张先所编。张先摘取其刊所撰之诗十首,绘为《十咏图》。孙觉为之序。周

  • 道德经

    见《老子》。

  • 望云集

    五卷。明郭奎撰。郭奎,字子章,安徽巢县人,生卒年不详,郭奎早从元余阙学,慷慨有志节。朱文正开大都督府于南昌,尝参其军事。后文正得罪,郭奎亦因诛。著有《望云集》,共五卷。此集所载具为郭奎之诗。四库全书总

  • 毛诗序义疏

    一卷。南朝齐刘珪(434-489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刘珪字子珪,沛国相(今安徽濉溪县)人。《南史》、《南齐书》有传。刘珪性至孝,博通《五经》,时人推为大儒。齐高帝萧道成即位,数召刘珪入内,而刘珪非有征从

  • 续高平县志

    十六卷。清陈学富、庆钟修,李廷一纂。庆钟字持盦,满洲人,出身进士,光绪三年(1877)任高平知县。后调署阳高,六年复任。《续高平县志》光绪六年(1880)刻本。此志系续同治六年知县龙汝霖志而作。可称之

  • 古礼乐述

    一卷。清李诚撰。李诚字静轩,浙江黄岩人,生卒年未详。嘉庆十八年(1813)贡生,官云南姚州州判,以顺宁知县终。李诚精研经术,撰《十三经集解》二百六十卷,又因郦道元著成系统记载我国水系的《水经注》,遂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