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郑东文遗书

郑东文遗书

六卷。清郑杲(1852-1900)著。郑呆字东甫,一作东文。直隶迁安(今属河北省)人。光绪进士,授刑部主事,后迁员外郎。曾主讲泺源书院。于学以读经为主,旁及朝章国故,深研《春秋》,此书凡六卷,分为《春秋说》二卷,《论书序大传》一卷,《书张尚书之洞劝学篇后》一卷,笔记一卷,杂著一卷。郑杲研究经学,不信古传而自立新说,主张“修经尤在读传”。读其文章,知其学本于郑玄,强调“三传皆《春秋》之真传”。因经学是其长项,故《春秋说》基本反映了其学术思想,是其文章之精华。后两篇亦是研经之文。笔记、杂著则是作者在研经过程中心得、体会,亦是其经学思想之补充。郑杲死于“庚子之乱”的兵灾战火,其文后由桐城姚永朴等重新辑佚,由合肥李健文出资,于光绪三十年(1904)刊刻,为集庐草堂版;后又录入《集庐草堂丛书》甲集(仍为光绪年合肥李氏刻本)。以上两种现今均行于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岳图志

    一卷。明吴懋材撰。吴懋材,生平不详。南岳志,明时已有数种。吴懋材以其卷帙浩繁,篇什冗富,不便随身携带,因摘其大要,汇为一编。《南岳图志》乾隆刻本,共一卷。兹篇删削旧志多有不当处,应芟而未芟者甚多。如云

  • 尚书古训

    六卷。朝鲜丁若镛(1762-1836年)撰。丁若镛字美庸,一字颂甫,号茶山,又号与犹堂,罗州人,官至承旨。丁若镛为朝鲜李朝时期的文学家、哲学家,实学派的集大成者。丁若镛一生著述多达二百余卷,总名为《与

  • 周易浅玩

    二卷。清李宗澳撰。李宗澳,临川人。此书上卷为上经,下卷为下经,在诠释经文时,仿程传体例,只释六十四卦。李氏治易,反对抄袭旧解、陈陈相因的做法,因而在经说中能够直抒己见,不尽循旧诂。如在解释“同人伏戎于

  • 绣水王氏家藏集

    五十二卷。清王相(?-1851)辑。王相,号惜庵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王氏家族自清代顺康至嘉道二百年间,文章科第显于浙中。除王益朋曾有专集行世外,余大都散佚,王相于道光年间,广为搜罗散失,整理成诗文

  • 上虞县志

    四十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唐煦春修,朱士黻纂。唐煦春,任候补同知上虞县知县。朱士黻截取知县,光绪十二年进士。此志光绪十七年(1891)刻本。全书为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,分为:卷首为天章,卷一方舆、营

  • 晋安帝阳秋

    即《王韶之晋安帝纪》。

  • 考信编

    七卷。明杜思撰。思字子睿,邓县(今属河南)人。嘉靖进士,官至青州府知府。是书皆载上古之事。其目有二:原始考,始自盘古氏讫于燧人氏;读坟考,始自庖牺氏,讫于帝魁。编年纪月,记动、记言,全作策书之体。题曰

  • 圣祖仁皇帝圣训

    六十卷。雍正九年(1731)世宗宪皇帝(即雍正皇帝)(1723-1735)编,乾隆六年(1741),乾隆皇帝亲自为此书写了序文刊布。此书分为三十二类,共有一千九百条则。从篇帙上看,为清朝各皇帝圣训之首

  • 泰泉集

    十卷。明黄佐(1490-1566)撰。黄佐,字才伯,号泰泉,香山(今广东省中山市)人。正德十六年(1521年)进士,选庶吉士。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。佐学以程、朱为宗,惟理气之说,独持一论。学者称“泰泉先

  • 躬行实践录

    十五卷。清代桑调元撰。桑调元见《论语说》条。此书是由作者的门人把他晚年讲学的语录分类整理编辑而成,原名称作《夜炳录》。全书主要以程朱一派学说为宗旨,重点论述儒家“敬”、“仁”之道,反对把儒家学说与佛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