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遵义府志

遵义府志

四十八卷,清平翰创修,黄乐之主修,郑珍、莫友芝纂。平翰,字樾峰,浙江山阴县人,道光年间任遵义知府。黄乐之,顺德人,举人。郑珍(1806-1864),字子伊,晚号紫翁,贵州遵义人,道光五年(1825)恩贡,十七年(1837)举人,官古州厅和荔波县学训导。清代著名学者与诗人,崇尚考据,精于经学,善诗,为晚清宋诗派代表人物。著有:《古今文献》、《仪礼私笺》、《说文新附考》、《经说》、《说文逸志》、《荔波县志稿》等。莫友芝(1810-1871),字子偲,号郘亭,贵州独山人。道光十一年(1831)中举,善长于汉、宋两学及名物训诂、目录版本之学,著有:《郘亭经学》、《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》、《古刻钞》、《宋元旧本书经眼录》、《郘亭知见传本书目》、《黔诗纪略》等。遵义自汉设群牁郡后,郡人尹道真,开创西南文学之先河,唐设郎州,宋设播州,逮及元明,虽迭有兴革,号为大郡,都志最古者,为顾炎武方舆纪要夷牢水注下所引,今不得复睹。清康熙中邑宰陈瑄奉敕修志,三月纂成。其书简略不足观。道光中平翰来守斯郡,始议重加纂辑,聘郡人郑珍和独山莫友芝主纂。历时三年,遂成此志。《遵义府志》道光二十一年(1841)刻本。全书四十八卷,三十三目,分为:卷一图说、星野,卷二建置,卷三疆域附形胜,卷四山川,卷五水道考,卷六城池附街坊村场,卷七公署,卷八坛庙附寺观,卷九关梁,卷十古迹附蒙墓,卷十一金石,卷十二户口,卷十三至卷十四赋税附关榷、杂税、经费、积贮,卷十五蠲恤附养济院、养育堂、漏泽园,卷十六农桑,卷十七物产,卷十八木政,卷十九坑治,卷二十风俗,卷二十一祥异,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学校,卷二十五典礼,卷二十六兵防附驿递、马政,卷二十七至卷二十八职官,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宦绩,卷三十一士官,卷三十二选举,卷三十三至卷三十八人物:列传、列女传、寓贤、方伎,卷三十九至卷四十一纪事:周秦至五代、宋至明、国朝,卷四十二至卷四十六艺文:诏敕、奏疏、露布、记、序、碑记、文、檄、教、论、难、考、辨、书后、墓志铭、赋、颂、铭、诗,卷四十七杂记,卷四十八旧志叙录。此志中征引前籍四百余种,并导源究委,实事求是;体裁并有,自不专价一家;随事发凡,亦不承袭故习。从此志内容看,精博为各方志之冠,为贵州方志中的上乘佳品。有光绪十八年(1892)补刻本及民国二十六年(1937)刘千俊补刻本流行于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越隽厅全志

    十二卷,清孙锵纂修。孙锵,明州人,曾任越隽厅丞。越隽,明以前志无考。清光绪初,厅丞何晒曦以纂辑之任属厅人马忠良,寻旧志,只写本十余页。勤搜博采,粗成四卷。后忠良游定水,始获读四川通志。于是有关越事者,

  • 冀县志

    二十卷。民国王树楠修。详见《河北通志稿》。冀县志自乾隆十二年重修以来,百余年间未再修。民国十二年(1923)邑人竭请王树楠纂修志书,遂于京师畿辅先贤祠设立志局,四年而书成,然至民国十八年(1929)才

  • 河防疏略

    二十卷。清朱之锡撰。朱之锡(1623-1664),字孟九,号梅麓,浙江义乌人。顺治进士,历任过编修、宏文院学士、吏部右侍郎等职。顺治末任河道总督,塞黄河山阳决口,开董家口淤沙。上治河十事条陈,得允准实

  • 巢经巢诗钞

    九卷。《后集》四卷。清郑珍(见《巢经巢遗稿》条)撰。郑珍诗作学杜甫,实则与黄庭坚相类,讲究无一字无来历,是以学为诗者。凡所遭际山川之险,跋涉之窘艰,友朋之聚散,室家之流离与盗贼纵横,人民涂炭等世事,一

  • 黄元龙小品

    二卷。明黄奂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奂,字元龙,歙县(今安徽省歙县)人,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共二卷,其中醒言一卷,偶载一卷。醒言皆为黄奂读书时随笔札记之文,所见颇为迂阔。偶载则多为鬼神怪异之事,颇为不经。

  • 后汉公卿表

    一卷。清练恕撰。练恕,广东连平州人。练廷璜之子。练廷璜序中载记,练恕幼年很聪明,九岁能读《汉书》,十一岁作《后汉书公卿表》。很勤奋,寒暑不间断,经三次易稿而成。后来得了喀血病,父不许他再看书,他仍然找

  • 易窥

    无卷数。明程玉润撰。玉润字铉吉,江苏常熟人,万历四十一年(1613)进士,历官易州知州、大理评事,为程颐后裔。《经义考》载程玉润《周易演旨》六十五卷,却不载《易窥》。《易窥》由浙江汪启淑家进呈,仅有十

  • 大易粹言

    十二卷。曾穜辑。淳熙中,曾穜为舒州太守,因与二、三僚友语及程颐之学,皆欣然有得,遂相与搜伊川家所尝发挥《大易》之旨者,集为一书,目之曰《大易粹言》。程九万跋称:“今公(指曾穜)会而通之,贯而一之,诚有

  • 沅江县志

    三十卷,清唐古特修,戴安礼等纂。唐古特,曾任沅江县知县。戴安礼,曾任沅江县训导。沅志前代无从考,不知创自何时。清顺治初知县张时搜采故实,因故未竟。至康熙二十五年(1686)知县顾智重新纂辑,始获成书。

  • 黄帝内经明堂

    残本一卷。隋杨上善(详见《黄帝内经太素》)撰注。据《唐书·艺文志》载,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》十三卷,杨上善撰注,而宋以后即不见著录,散佚已久,更在《黄帝内经太素》之前。日本有传抄残本一卷,其卷首无“类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