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道德经注

道德经注

二卷。附《阴符经注》一卷。清徐大椿(详见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)撰。《道德经》流传至清代,为其作注者已达数十家甚至上百家。众家之注各立一说。自清世祖福临始,对诸家之说概而论之。或非以“失其意”,或议为“未彰全旨”。继之有张尔岐,认为各家所注如同使清水渍蔗、加醋,或甜或酸皆失老子明道德之本意。徐大椿效法福临、张尔岐,在其所作《道德经注序》中,称《道德经》“非谈道德之书”,而“五千言”都是谈“道”的。“道可道非常道”则是“五千言之宗旨,也是五千言之义疏”。在《道德经注凡例》中,评众家之说“非汗漫支离,即疏略浅陋”。称王弼之注“词亦肤近”,斥河上公注“文理不通”。认为老氏之学与六经只是时代和旨趣不同,老氏所云养生修德治国用兵之法,“皆本于上古圣人相传之精意”。所以曾与黄帝并称,“其用甚简,其效甚速”。徐大椿《道德经注》,分《老子》为上下二篇,不用《道经》、《德经》为名目。分上下篇为八十一章,不用传统章名而以每章首句标题。参考诸本,取词意通达者释经。训诂推求古义,取其上下融贯经文者。诠释主于言简理赅,要旨与张尔岐《老子说略》相近。对《老子》研究深刻,发挥显著,实为众家注中之善本。附载《阴符经注》,别具风格,见解卓异。其书序称《阴符经》是“赞《易》之书”。认为如果能知《阴符经》所谓“五贼”、“三盗”、“机在于目”、“禽之制在气”等数端,就可以“宇宙在手,变化生心,而能执天之行矣。”强调只有善读《阴符经》者才能得其益,而不可误解经义,视为“奇邪险谲之书”。认为《阴符经》作者“非得黄老之精髓者不能撰”。如果学习经义,用于“养生、保命、治国、用兵无所不通”。不必臆推谁人所作。其《阴符经注》以易理释经,要旨在于使人明“阴符”,晓“易道”,通其微妙,推广其义,以探究全易之理,又不能互相取代。其书也是《阴符经》诸注中之佼佼者。后人对其所注《道德经》与《阴符经》皆予肯定,但认为其《凡例》对古人之作所议未免失当。现存清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最乐亭三种

    十卷。清末民国初朱福清撰。朱福清字仙槎,浙江嘉兴人。生平精医药,著有《医学钳珠》一卷。丛书收书三种,有《最乐亭诗草》二卷、《鸳湖求旧录》四卷,《求旧续录》四卷。其中《鸳湖求旧录》,乃选嘉兴、秀水二县中

  • 黄御史集

    十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唐黄滔(约900前后在世)撰。黄滔字文江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乾宁二年(895)进士,兴化中除四门博士,迁监察御史里行。天复六年(901),应召为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推官

  • 练中丞集

    二卷。明练子宁(?-1402)撰。练子宁名安,以字行,号松月居士,新淦(今江西新于)人。洪武十八年(1385)进士,授翰林修撰,后迁工部侍郎。建文初(1399年),与方孝儒并被信用,改吏部左侍郎。以贤

  • 奕世增光录

    八卷。明王道行编。王道行,字明南,阳曲(今山西定襄县)人,生卒不详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进士,官至左布政使。乃“续五子”之一。该书是其任常镇兵备副使时,替魏校所编集刊刻,主要记载魏校的遗文遗事。书

  • 念佛百问

    一卷。清代释悟开(?-1830)撰。悟开,字豁然,号水云道人,住苏州灵岩山下宝藏寺。悟开学法专一,颇有灵气。可以说通达经论,尤专以净土法门。著有《莲宗九祖传略》、《净土知津》、《念佛百问》。此书就净土

  • 通德遗书所见录十八种

    七十二卷。清孔广林(详见《孔氏说经五种》)辑。汉代经学,首推郑玄。玄学问渊博,博通群书。潜心经籍注释,兼采今古文,融会各家之说,为西汉传注家中最有权威者,世称“郑学”。所著《毛诗笺》、《周礼注》、《仪

  • 宋诗纪事补遗

    一百卷。《补正》四卷。清陆心源(1834-1894)撰。陆心源字刚父,一作刚甫,号存斋,晚号潜园老人,浙江归安(今湖州)人。1865年任广东南韶兵备道。1867年调高廉兵备道。后奉调赴闽省,总办税厘通

  • 天一阁书目

    十卷。附碑目一卷。清范懋柱辑。范懋柱(约1718-1788),字汉衡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,著名藏书家范钦的后代。曾参加《四库全书》的编纂工作。后又著录阁藏,编成《天一阁书目》十卷(也有作四卷)。卷首

  • 济宁直隶州志

    ①三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胡德琳、蓝应桂修、周永年、盛百二纂。胡德琳字碧腴,临桂人,乾隆十七年(1750)进士,乾隆三十五年(1770)任济宁州知州。曾任四川什祁、济阳、历城县知县,莱州府、登州府知府。详

  • 诸子平议

    三十五卷。清俞樾(1821-1907)撰。俞樾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省德清县人。道光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,河南学政,因事罢职。后侨居苏州,主讲苏州紫阳书院、上海求志书院、德清清溪书院、归安龙湖书院等。而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