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通鉴注辩正

通鉴注辩正

二卷。清钱大昕(1728-1804)著。大昕字晓徵、及之,号辛楣、竹汀,晚号潜研老人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)人。乾隆进士。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、广东学政。通经史、历算、地理、金石诸学,尤精校勘、音韵。治学主张研经亦需通秦汉以下史事。曾参与纂修《音韵述微》、《续文献通考》、《续通志》等书。乾隆四十年(1775)丁忧后病不复出。主讲钟山、娄东、紫阳等书院。著有《廿二史考异》、《元史氏族表》等,后辑为《潜研堂全集》。大昕以胡三省《资治通鉴音注》援引虽详赡,但疏漏之处仍不少,因撮其校甚者,辨而正之,得一百四十余条。其中以地理居多,至于音韵、文字、职官、氏族考核异同,剖析精到,足资考据。有《潜研堂全书》本,《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三经字辨

    八卷。清陈鹤龄(生卒年不详)撰。鹤龄字瑶宾,江苏通州(今南通)人。鹤龄初著有《五经四书字辨》,后又自为补订,以成此书。本书卷一校画,卷二至卷八校音,书末附有检字。辨画均从字典,以《说文解字》为主,而又

  • 孝经钩命决

    ① 一卷。题云缺名。是书凡十条,其中“中国多孝则风雨时”一条,“孝旨如醴泉”一条,“作礼制乐,孝以事天,则景星见也”一条,“流深者其水不测,孝至者其敬无穷”一条,“正朝夕者视北辰,正性情者视孝子”一条

  • 诸真玄奥集成

    九卷。明朱载(生平事迹均不详)编。宋元之间以倡仙佛同源而著名者,有石泰、薛氏、陈楠、葛长庚等。究其源,皆出于张伯端、萧廷之、赵友钦。其所言皆《悟真篇》之旨。朱载编此书,也提倡仙佛同源之说。此书又作《诸

  • 鸳湖求旧录

    四卷。清朱福清(生卒年未详)编辑。福清字仙槎,浙江嘉兴人。鸳湖即鸳鸯湖省称,在嘉兴南部。福清祖茂曙曾著《两京求旧录》,已佚。该书记道光、咸丰之后人事,以嘉兴、秀水二具为限,本籍他徙者,他籍侨寓者,亦收

  • 书经集传

    见《书集传》。

  • 青城山人集

    八卷。明王璲(1349-1415)撰。王璲,字汝玉,后以字行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洪武中举浙江乡试。以荐摄府学教授。建文元年(1398)改应天(今江苏南京)训导。永乐初,擢翰林五经博士,官至左春圬左

  • 增节音注资治通鉴

    一百二十卷。宋陆唐老编。唐老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淳熙中进士第一,故此书亦称《陆状元通鉴》。书中内容皆于《资治通鉴》内抄其可备科举策论之用者,间有音注。然浅陋颇甚,亦寥寥不详。首有总例言其大旨,学者

  • 十三经提纲

    十三卷。唐文治撰。唐文治(1865-1954)号蔚芝,晚号茹经,江苏太仓人。清进士,官户部主事、商部左丞、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。长期从事教育,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。著有《尚书大义》、《诗经大义》、《紫

  • 紫微杂说

    又称《紫微杂记》、《东莱吕紫微杂说》等。一卷。北宋末南宋初吕本中(1084-1145)撰。吕本中字居仁,学者称“东莱先生”,寿州(今安徽凤台)人。吕公著曾孙,少以荫初承务郎。绍圣间以元祐党人子弟免官。

  • 负苞堂稿

    九卷。 明臧懋循(1550-1620)撰。臧懋循,字晋叔,号顾渚。浙江长兴人。万历八年(1580年)进士。官国子监博士。博闻强记,涉猎历代高才逸韵堂与名人命题赋诗;搜辑订伪自诗经至中晚唐诗,编《古诗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