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通艺录

通艺录

四十二卷。清程瑶田(1725-1814)撰。瑶田字易田,又字易畴,晚号让堂老人,安徽歙(今歙县)人,经学家。少时师事方粹然,后又与戴震、金榜等一同拜师江永。乾隆三十五年举人,官太仓州学正,以身率教,廉洁自持。诗歌、书法、篆刻无一不妙。读书好深思,治经则长于涵养经文,旁搜曲证,不受经传注疏所束缚,以得其真解。但有时也不免过于自信,因此精核虽多,也时常掺入臆说。对古代名物的考订,往往绘图列表,以便查找。笃志于著述,著作较多,涉及的面也较广,除本书外,所著还有:《仪礼丧服文足证记》十卷、《让堂诗钞》十八卷、《莲饮集濠上吟稿》一卷、《书势五事》、《仪礼经注疑》五卷、《读书求解》一卷等。本书被阮元刻入《皇清经解》中,包括著作十三种,主要有《宗法小记》、《释宫小记》、《创物小记》、《沟洫疆理小记》、《禹贡三江考》、《声律小记》、《九谷考》、《解字小记》、《释草小记》、《释虫小记》、《水地小记》、《九势碎事》等。瑶田有感于时人建宗祠成风,作《宗法小记》,力伸己说,但故意与郑注作对,出语过于凌厉,谬误也颇多。黄元同《礼书通故》、陈立《句溪杂著》、凌曙《礼论》、郑珍《仪礼私笺》等书都对此有所纠谬与匡正。其《释宫小记》讲述“栋梁”的本义,舍弃许、郑的雅训,而谬取庄子的只言片语,李慈铭《越缦堂日记》对此曾加以嘲讽。其《创物小记》,遭到郑珍《轮舆私笺》的驳斥,而黄元同《礼书通故》、陈澧《东塾读书记》又往往对二人之说有所订正,使久晦古义昭若发矇。其《沟洫疆理小记》由于井田制久已湮没,只是根据《考工记》作些推测,不过是考其可考者而已。瑶田喜欢与郑玄作对,但在《禹贡三江考》中,却认为郦道元《水经注》、全祖望《经史答问》所论不对,力主《书正义》所引郑注及徐坚《初学记》所引郑、孔注,和《水地小记》一样,认为郑氏说经,对于所闻所见的不同说法而又难主一说的,只是依据经书解释,是圣人多闻阙疑的办法。《声律小记》认为惠士奇《礼说》论三大乐颇綦详,但想以此说去为难郑注,因而载录郑注并作图加以阐明。其他如《解字小记》仅寥寥六条,也无所阐发,《释草小记》虽然引证繁富,也有无足轻重的东西,《释虫小记》认为螟蛉、蜾蠃是卵生,也足以纠正旧说之讹。本书中《九谷考》最称详博。根据《说文》:“禾,嘉谷也。,嘉谷实也。米,实也。粱,米名也。稷,齐也,五谷之长”,并询考农家,认为“粱”即“粟”,“稷”为“秫”,“稷”为古人们所贵重,因此称“嘉谷”,又其种最先,因此称“五谷之长”。总之,本书知识浩博,举凡义理、训诂、制度、名物、声律、象数,无不赅备,又考证精确,所以常为学者所宗。有自刻本,《皇清经解》本,《安徽丛书》第二期本,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国考

    十四卷。明董说〈详见《易发》〉撰。本书主要根据《战国策》和《史记》,辅以先秦诸子及杂史,分职官、食货、都邑、宫室,国名、群礼、音乐、器服、杂记、丧制、兵制、刑法、灾异、琐征共14门,编载战国时期秦、齐

  • 诗纬新解

    不分卷。廖平(1852-1932)撰,黄熔补证。廖平字季平,初名登廷,字学斋,晚号六译,四川井研人,近代经学家,曾任尊经书院、四川国学院教职。早年受王闿运影响,专治今文,其学多变,共经六变。撰有《四益

  • 有官龟鉴

    十九卷。元苏霖(生卒年不详)撰。苏霖字子启,镇江(今属江苏)人。著有《书法钩元》,余事不详。此书主要采录前人服官事迹,编撰成书。全书共分四十类,皆以四字标题,如辅相君王、赞翼皇储、陈善闭邪、绳愆纠谬、

  • 念初堂稿

    四卷。《续稿》二卷。明陈嘉谟(1521-1603)撰。陈嘉谟,字世显,号蒙山,庐陵(今江西吉安市)人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进士。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,湖广布政司左参政。此稿诗起于嘉靖丁未(1547)

  • 黑龙江乡土录

    二十五章。民国郭克兴编。郭克兴字起衰,黑龙江省讷河人。《黑龙江乡土录》民国十五年(1926)铅印本。全书二十五章,分为:第一篇方舆志,下分六章;释名、沿革、总论黑龙江、绥兰、黑河和呼伦四道;第二篇部族

  • 梦花杂志

    五卷。清李澄撰。李澄字练江,江都(今江苏江都)人。生卒年不详,嘉庆、道光年间在世。《梦花杂志》为笔记小说,前载自序云早年“闭门忧居,搜旧闻,采近事,随笔记之,以类从为十二册。”后原稿佚失,仅存其半,即

  • 郁仪楼集

    五十四卷。明邹迪光(1550-1626)撰。邹迪光,字彦吉,号愚谷。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万历二年(1574)进士,除工部主事,历员外郎,出为黄州知府,官至湖广提学副使。年四十即罢归,筑室惠山,多与文士

  • 残本元人杂剧选三十种

    三十卷。编者姓名不详。书前有署名“息机子”作于万历二十六年(1598)的一篇序文,惜已漫涣。息机子或即编者。根据目录,本书共收杂剧三十种,其中元人杂剧二十七种,明人杂剧三种。元杂剧存留的是:马致远的《

  • 法书通释

    二卷。明张绅撰。陶宗仪的《书史会要》中只说张绅是山东人,洪武年间官浙江布政使。又据《明史·吴宗伯传》中载鲍恂之事,称洪武十五年吉安余诠、高邮张长年、登州张绅并以明经老成,为礼部主事所荐,召至京师。鲍恂

  • 楚漕江程

    十六卷。清董恂撰。董恂(?-1892)原名醇,字蕴卿。江苏甘泉(今江都)人。道光进士。咸丰十年(1861)授户部右侍郎。次年兼署兵部左侍郎、三口通商大臣。同治四年(1865)任会典馆总裁、户部右侍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