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忠篇
二卷。美国林乐知撰。中国蔡尔康笔述。此书分上下二篇,上篇主要论述忠有伪忠和真忠之分别,谓西人之论忠,不在于顺君,而在于爱国,要想做到忠,随时随事必自尽其爱国之真心,否则即是伪忠。伪忠之弊有三,首先是虚骄之心害之,其次是固执己私之心害之,再次是虚骄不已、固执不已,乃积而成为仇恨,最终害之。下篇主要论述真忠之本,认为真忠之本有真实、公义、仁爱三端。全书宗旨,大体以博爱之说解释忠字之义,主张变旧法而归于正道。有广学会本。
二卷。美国林乐知撰。中国蔡尔康笔述。此书分上下二篇,上篇主要论述忠有伪忠和真忠之分别,谓西人之论忠,不在于顺君,而在于爱国,要想做到忠,随时随事必自尽其爱国之真心,否则即是伪忠。伪忠之弊有三,首先是虚骄之心害之,其次是固执己私之心害之,再次是虚骄不已、固执不已,乃积而成为仇恨,最终害之。下篇主要论述真忠之本,认为真忠之本有真实、公义、仁爱三端。全书宗旨,大体以博爱之说解释忠字之义,主张变旧法而归于正道。有广学会本。
二卷。清时庸劢撰。事迹见“声谱”。时氏既撰《声谱》,遂集许书形声之误者,凡三百七十七字,成《声说》二卷。其所立说,不专主许氏,必遍考诸家,并参诸古文字,反复审核,谨慎求其是而后已。所论虽或有失,就其大
八卷。清胡嗣运撰。胡嗣运字鹏南,安徽绩溪人,副贡生。此书设为问答,对于《尚书》要义,颇有所阐发。比如胡嗣运认为“四岳”是一个人,并举“三老”也是一个人为例证。《尚书》中的“四罪”,不是《左传》中的“四
见《素问集注灵枢集注》。
五卷。明杨慎(1488-1559)撰。杨慎字用修,号升庵,四川新都人。正德六年(1511)试进士第一,授翰林院修撰。世宗时充经筵讲官,后因力谏而谪戍云南永昌。谪居多暇,博览群书,好学穷理,记诵之广,著
一卷。又名《钱辛楣先生年谱》。清钱大昕(1728-1804)自述,其孙钱庆曾校注续编。大昕字晓征,号辛楣,又号竹汀居士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市)人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进士,官至少詹事。乾隆四十年以后
全名《大元圣政国朝典章》。元代政书。不署撰人姓名。在元成宗时期,曾规定各地官府抄集中统以来的律会条文,并置簿编写检举,作为官吏遵循的依据。至英宗时,又加以续辑。《元典章》就是这样一种地方胥吏记抄法会全
四卷。明邓渼,(生卒年不详)著。邓渼字远游,号萧曲山人,建昌新城(今属江西)人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)三十岁时进士及第,历任浦江知县,山东副使、山东按察使、右佥都御史、顺天巡抚。因为触忤阉党魏忠贤,
十卷。清徐栋编,徐栋,安肃人,道光二年(1822)恩科进士,曾任陕西兴安府、西安府知府,后在工部任职。本书就是他在工部任职时编辑的。本书首列同治七年(1868)穆宗应江西巡抚丁日昌奏请而将此书颁发各地
一百卷。清爱新觉罗·福临(见《御注孝经》)和爱新觉罗·玄烨(见《日讲易经解义》)等御定。是书为顺治十三年(1656)奉敕所修,至康熙二十一年(1682)告成。圣祖亲为鉴定,并为之作序,然后颁行。是书体
十卷。清徐树谷笺,徐炯注。徐树谷字艺初,康熙进士,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。生卒年待考。徐炯字章仲,生卒年亦不详。康熙进士,官至直隶巡道。都是昆山(今属江苏省)人。考旧唐书李商隐传,称有表状集四十卷。《新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