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治通鉴目录
三十卷。北宋司马光(详见《资治通鉴》)撰。《通鉴》一书,包括宏富,卷帙浩繁,光恐读者难于寻检,故于编纂之时,提纲挈要,并成此书,于元丰七年(1084)与《通鉴》同时奏进,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。该书体例全仿《汉书》、《史记》年表之例,年经国纬,略举事目,并撮书中精要之语,散于其间。其上以干支名岁,并载刘羲叟《长历》气朔闰月及各史天文志所记日月星辰之变。其下标明《通鉴》卷数,便知某事在某年,某年在某卷,兼用目录之体,为作者之首创,然其体裁实属年表。《通鉴》为纪、志、传之总会,而此书又为《通鉴》之总会。合之则与《通鉴》为一体,分之则为其节本。宋版《通鉴目录》凡十二本,世谓之大目录。清代学者陈景云以为原书久佚,疑今所传《通鉴目录》为后人伪托之作。有《资治通鉴大全》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,苏城汪氏和郁泰峰家宋本,明赵府居敬堂刊本,同治八年(1869)江苏书局刊本,《四部丛刊》本,《校刊资治通鉴全书》本,《四库备要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