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易搜
十二卷。明末清初缙云人郑赓唐撰。郑赓唐为明末天启七年(1627)举人,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。该书序中称“丁亥”,盖成于清顺治四年(1647)。该书经传体例全用注疏本,每卦之末附短论一篇,多是经生之常义,无显著发明。至于《系辞》,旧虽分章,但是自汉晋以来没有标目,郑赓唐直加以“天尊章”、“设位章”诸名,属自造篇题,殊乖古式。对《说卦》章次的删并也没有说出改定的原因,难免轻改经文,变乱旧言之讥。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有清康熙刻本。
十二卷。明末清初缙云人郑赓唐撰。郑赓唐为明末天启七年(1627)举人,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。该书序中称“丁亥”,盖成于清顺治四年(1647)。该书经传体例全用注疏本,每卦之末附短论一篇,多是经生之常义,无显著发明。至于《系辞》,旧虽分章,但是自汉晋以来没有标目,郑赓唐直加以“天尊章”、“设位章”诸名,属自造篇题,殊乖古式。对《说卦》章次的删并也没有说出改定的原因,难免轻改经文,变乱旧言之讥。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有清康熙刻本。
二卷。清王鸣盛撰。此二卷是李时春从王鸣盛的《尚书后案》中截取其所附后辨单行刊刻而成。此《尚书辨》乃专攻《尚书孔安国传》及孔颖达的《尚书正义》而作,其上还有李时春的评语,间及沈彤和钱大昕。此书为王鸣盛对
一卷。辑佚书,陈周弘正撰。清黄奭辑,载于《汉学堂丛书》中。周弘正字思行,汝南(今河南汝南县)人,官至尚书右仆射,谥简子。其事见于《陈书》本传。周氏义疏即其《易》注也。《陈书》本传称,周氏《周易讲疏》十
十二卷。清理藩院奉敕修。是书卷一为官衔,共二十四条,包括公主之子、亲王子弟给予职衔、元帝子孙皆为台吉,其臣后裔为塔布囊等,卷二为户口差徭,共二十一条,包括外藩蒙古三年一次比丁、外藩蒙古不准卖与内地旗人
十二卷,《周书经师系表》一卷。清江声(1721-1799年)撰。江声字涛,改字叔云,号艮庭,江苏元和(今江苏省吴县)人,清代经学家,惠栋弟子。江声治经宗汉儒经说,长于旁搜博引。主要撰述有《尚书集注音疏
三十卷。唐陆德明撰。德明生于南朝陈,卒于唐贞观初(约550-约630年),吴县(今苏州市)人,其名陆元朗,字德明,以字行世。唐经学家和训诂学家,博通经籍,与孔颖达齐名。历仕陈、隋、唐三朝,隋炀帝时曾任
一卷。清汪师韩(1707-?)撰。汪师韩号韩门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官翰林院编修。汪师韩认为经之分章自汉儒始,后人求其分,不求其合,遂使一书前后不相连贯,故于今文古文分章之异及皇侃开宗明义等之名俱不
二卷(愚谷丛书本)。清吴骞撰。骞字兔床,浙江海宁人。著有《诗谱补正后订》、《陶靖节诗注》、《谗书》、《国山碑考》、《阳羡名陶录》等。此书分上下两卷,前有自序,次为嘉庆九年陈鱣序。据自序,所据之本是从吴
二十六卷。明吕维祺(1587-1641)撰。吕维祺,字介孺,号豫石。河南新安人。万历四十一年(1613)进士。擢吏部主事。著有《四体约言》等。其生平不求以文章名世,然所论建多朴实,非空谈经济之流。此集
①五十卷,首一卷。清赵士麟、王国安等修,张衡、黄宗羲等纂。赵士麟,字玉峰,河阳(今河南孟县)人。康熙三年(1664年)进士,卒于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。二十三年(1683)以副督御史巡抚浙江,城杭
四卷。明杨德周(约1627年前后在世)撰。杨德周,字齐庄,鄞县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历官古田、高唐县知县。著有《澹圃芋记》等书。《金华杂识》为金华教谕时所作,杂采轶文逸事,以补地志所未备,也间有考证的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