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尔雅日记

读尔雅日记

①一卷。清杨赓元撰。赓元字良孚,江苏吴县人,光绪甲午(1894年)副榜。是编记其读《尔雅》所得。其中订正郭注之误,皆确有依据,非穿凿附会者比,且谓《说文》、《尔雅》异同可以互证,认为不当据《说文》以改《尔雅》,说甚通达。有《学古堂日记》本。②一卷。清蒋元庆撰。元庆字子蕃,江苏常熟人,优廪生。是编为其肄业学古堂时,治雅学之作。据其所得,分别条记之。于郭注邢疏及古今诸家之说,有未详未当者,悉为之订正,征引宏富,论断精核。间有小疵,然无害于全书之大纯也。有《学古堂日记》本。③一卷,续记一卷。清董瑞椿撰。瑞椿字楙堂,江苏吴县人,光绪癸巳(1893年)副贡。前记就经文及郭注邢疏考证之,续记则考证郭邢之前古注及郭氏《尔雅序》,并以所考郑注《尔雅》若干条附焉。所考颇精审,据《慧琳音义》所引郑氏《尔雅注》十六条,证明郑氏有《尔雅注》,尤为有据;谓注音者另有吴之韦昭、作赞者另有梁之昭明太子,皆为他人所未及。有《学古堂日记》本。④一卷。清王仁俊撰。是编乃其肄业学古堂时,记其读《尔雅》所得之作。所记各条,多据《说文》以考《尔雅》某字为某假、当作某等。综其所记,有得有失。有《学古堂日记》本。⑤一卷。清陆锦燧撰。锦燧字晋笙,江苏长洲人,光绪癸巳(1893年)恩科举人。此编为肄业学古堂时治雅学之作。其总论谓郭景纯《尔雅序》云《尔雅》者,所以通训诂之指归,叙诗人之兴咏。考《尔雅》者,所释遍及群经,而独云叙诗人之兴咏者,以篇中释《诗》为多,《释言》自“务,侮也”,至“幕,莫也”,皆依经释义,与经文次第尽合;《释训》之“如切如磋”以下,并直举经文;故毛传《诗》大半本诸《尔雅》。《尔雅》之不同毛传者,则齐鲁韩三家之说,所论颇有见地。所记各条,凡于《尔雅》释《诗》,其字为毛传所无而为三家《诗》,如逐之训病、算之训数等类者,无不一一考证诠释。此类条目几占全书之半,则此编不仅治雅学者所宜取资,于治诗者,亦有助焉。有《学古堂日记》本。⑥一卷。清包锡咸撰。锡咸字熙士,江苏吴县人,光绪癸巳(1893年)恩科举人。是篇亦包氏肄业学古堂时所作。仅寥寥数十则,其考证及订正郭邢之误处,均极确切,于治雅学,颇可为研讨之资也。有《学古堂日记》本。《学古堂日记》,清雷浚、汪之昌编辑,有清光绪十六年(1890年)刊本、二十二年(1896年)续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子汇函

    二十六卷。明归有光(1507-1571)编。归有光,字熙甫,号震川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他九岁就能写文章,少年时代又勤苦学习,可是三十五岁方中举人,六十岁才中进士。曾任长兴县令,关心人民疾苦,政绩颇佳

  • 史记集解

    一百三十卷。南朝宋裴骃撰。裴骃(生卒年不详),字龙驹,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县)人。历史学家。官至南中郎参军。他因为看了徐广的《史记音义》有独见,又认为过于省略了,于是采摘九经诸史和《汉书音义》等书为《

  • 中州人物考

    八卷。清孙奇逢(详见《读易大旨》)撰。本书为作者晚年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时所作,收二百余人,分理学、经济、忠节、清直、方正、武功、隐逸七类,每类一卷,其第八卷为《补遗》和《续补》。所收除忠节类之末附元蔡

  • 思古斋石刻

    一卷。疑为宋蒋永仲刻,后有明张登云跋,记述此石刻来源经过。该石为明嘉靖八年(1530)村民耕地掘得,《兰亭序》和《黄庭经》分刻于石的两面。帖首有“思古斋石刻”五篆字;《兰亭序》首有“唐临绢本”,尾有“

  • 嵩阳石刻集记

    二卷。清叶封撰。叶封(1623-1687),字井叔,黄州(今属湖北省)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官至工部虞衡司主事。本书乃康熙十二年(1673)官登封知县时所编撰。登封(今属河南省)在嵩山之南。

  • 续安邱县志

    二十八卷。清任周鼎修,王训纂。任周鼎字玉铉,陕西泾阳人,拔贡出身,顺治十五年(1658)任安邱知县。王训,邑人,进士出身,曾任万泉知县,因仕途不得志,罢官归里。按《安邱县志》,创修于明万历十七年(15

  • 春秋公羊传注疏校勘记

    十一卷。清阮元(详见《春秋左氏传注疏校勘记》)撰。阮元在组织学者校刻《十三经注疏》的同时,又撰各经校勘记,附刻于每卷之后。《春秋公羊传注疏注勘记》前有阮元序,序后罗列引用书目,有唐石经《春秋》经,陆德

  • 濂溪志

    七卷。旁集一卷。清周浩撰。周浩,字午桥,周子第二十四世孙。濂溪,周子的营道故居,后流寓江州卢阜居所,也以濂溪名。濂溪旧志创始于明代牧守李嵊慈,其鼎革后志稿无余烬。清康熙间牧守吴大熔复纂。道光间周浩因前

  •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

    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

  • 读论衡

    一卷。清俞樾撰。俞樾生平事迹详见《群经平议》。王充《论衡》,包罗宏富,可以证经,可以考史,也可以推证百家诸子等。俞樾阅读《论衡》,每有心得,随笔札记,以成此书。此书借以推证他书之处颇多,如“水潦降不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