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书杂志

读书杂志

八十二卷。清王念孙撰。王念孙生平见“广雅疏证”。此书对《逸周书》、《战国策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管子》、《晏子春秋》、《墨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淮南子》等九种书的文字讹误详加校勘,于音训异同及句读错乱亦一一加以辨正,并附《汉隶拾遗》一种。于嘉庆十七年(1812年)以后陆续刊行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伯申复据遗稿编定《余编》上下二卷,《余编》考订《后汉书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吕氏春秋》、《韩子》、《法言》、《楚辞》、《文选》等。王氏父子之学为一代所宗,世所称“王氏四种”者乃此书与《广雅疏证》、《经义述闻》、《经传释词》之合称。王氏父子之学的特点是能就古音以求古义,故往往多所发明;且极重证据,其所立说多是从诸多例证中归纳总结出来的,故殊精审严谨。本书考辨精审,向为学者所尊崇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吴师道本作“左师触詟愿见太后”句,王氏于《读书杂志》中考辨云:“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。”认为此句当作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。”1973年马王堆帛书正为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”,与王氏所言正合。是书道光十二年(1832年)伯申刊刻,附《余编》二卷,同治九年(1870年)金陵书局重刊;另有鸿文书局刊印之《王氏四种》本等。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据王氏家刻本影印《高邮王氏四种》,附条目索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隶书正讹

    二卷。明吴元满撰。参见《六书正义》。是编系专辨隶楷形音训诂差误之作。据吴氏自序说:明隆庆间,南都太常卿邢一凤,仿戴侗《六书故》目录,依偏旁考订文字讹谬,撰《同文正要》一书,有资于后学。惜其未能锓版,广

  • 易学讲义

    七卷。明诸大伦撰。大伦字白川,余姚(今浙江余姚)人,万历进士。事迹无征,仅据书卷首语定为诸大伦。此书依易经原目分上经、下经、上系、下系、说卦传、序卦传、杂卦传七卷,按节逐句解义,以备科场之用,而非专家

  • 云南山川志

    一卷。明杨慎撰。杨慎,以争大礼撼门大哭。下诏狱廷杖。嗣复纠众伏哭。乃再杖于廷。谪戍云南永昌卫。后归蜀,时亦居云南。著有《丹铅余录》等。《云南山川志》函海本,共一卷。其所志山川大都在云南府城附近,如金马

  • 弘文馆帖

    一卷。唐太宗敕勒王羲之法书一卷,取其第一帖中首二字“十七”为名,称《十七帖》。据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载:《十七帖》长一丈二尺,有一百零七行,共九百四十三字。《十七帖》全贴共二十八则,多记蜀事,其中尤以赞

  • 月令粹编

    二十四卷。秦嘉谟撰。秦嘉谟,清乾嘉时期学者,辑补《世本》十卷。《月令粹编》二十四卷,不见著于《四库全书总目》、《中国丛书综录》。《贩书偶记》时令类著录为“月令粹编二十四卷、图书一卷,江都秦嘉谟撰,嘉庆

  • 论语广注

    二卷。清毕宪曾撰。宪曾字季谕,江苏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。乾隆六十年(1795)举人。是书首有彭元瑞的序文,以及宪曾的自序。举出采用的体例有四种:考异、拾逸、集说、互证。宪曾博引群书,注解《论语》,所引

  • 三忠文选

    ① 十六卷。明胡接辉(生卒年不详)编。胡接辉字笃父,江西庐陵(今吉安)人。官监察御史。此书成于崇祯十年(1637)。选录宋胡铨、周必大、文天祥之文。曰三忠者,是因铨谥忠简、必大谥文忠、天祥谥忠烈之故。

  • 御书法帖

    十二卷。清圣祖赐诸臣御书,张英、韩等汇摹于康熙四十年(1702)。康熙三十九年六月,命召诸臣于畅春园拟皇太后万寿无疆之赋文,钦定出甲乙等次;随后又于次日恩赐诸臣御书各一幅;诸臣喜不自胜,恭摹入石。康熙

  • 龙溪语录

    八卷。明王畿撰。王畿生平详见《龙溪全集》(辞目)。此编虽名称语录,实际上是王畿的文集。共八卷。前有李贽序,称“龙溪集钞”,盖又经李贽所品定。应为王、李二人合以成此书。王畿受业于王守仁之门,虽从守仁良知

  • 书传洪范考疑

    一卷。明吴世忠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世忠字懋贞,又字彦贞。金溪(今属江西省)人。明代学者。弘治三年(1490)进士,授兵科给事中,再迁吏科左给事中,擢湖广参议,坐事降为山东佥事。正德四年(1509)召为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