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校书

说文校书

四卷。清于鬯(生卒年不详)撰。于鬯字香草,南汇(今属上海市)人。于氏于经子皆有论述,统名所著书曰《香草校书》、《香草续校书》。是书系《香草校书》之末四卷。依《说文》部次随文附说,广为征引清代注释《说文》之书,但立论多不精密,文辞亦繁琐不畅。如论古文云:“古文者,谓古文诸经中字,非别有古字书也。然古文诸经中字,实有二种,其一为真古文,如‘上’部‘丄’、‘丅’之类是也。其一乃籀文如此,‘弌’字及‘二’部‘弍’字、‘三’部‘弎’字之类是也。籀文而亦谓之古文者,以其出于古文经中也。明乎此,乃可以读《说文》,不然,必先有‘一’字,后有‘弌’字,‘弌’必不能古于‘-’,岂非开卷一大疑乎!”按,汉时“古文”与“今文”相对,谓古文为古文经中字是对的,谓古文有真古文、籀文二种则不对,从无此说,自生纠谬。再如《说文》“目”部:“相,省视也,从目从木,《易》曰:‘地可观者,莫可观于木。’《诗》:‘相鼠有皮。’”训释甚明,而于氏谓:“‘相’字盖本取义于瞽者之用杖。杖者,木也,无目者而以杖代目,故从木目,会意。”曲为之说,乖剌已甚。于书之特点是征引繁富,虽择取不精,但也不无可资参考之处。是书有《香草校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王氏音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魏王肃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马氏据《经典释文》序录所称,为《易》音者三人,即王肃、李轨、徐邈。但《隋书·经籍志》称,为《易音》者仅李、徐二人,王氏仅作有《易》注。王氏

  • 关洛纪游稿

    二卷。明王世懋(1536-1588)撰。世懋字敬美,王世贞弟。江苏太仓人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)进士。以家难归。后授南礼部主事,迁尚宝司丞,出为江西参议,迁陕西副使,改福建,又擢为南太常寺少卿。移疾

  • 明万历辽东诸道年表

    清吴廷燮撰。明洪武时期,辽海东宁按察分司,置而又废。至明中叶,诸道增创,首置守巡二道,系衔山东,成为布政司、按察司的分司。世宗嘉靖时期,明廷鉴于辽东局势紧张,在开原、宁前等地相继增置道,其守巡的名氏、

  • 尚书商谊

    三卷。王树楠撰。王树楠(1859——1936年)字晋卿,号陶庐老人,近代学者,新城(今山东桓台)人,清光绪年间进士,官至新疆布政使。清亡入民国后,曾参加编修《清史稿》,著有《陶庐文集》等。在“自序”中

  • 南滁会景编

    十二卷。明赵廷瑞(约1536前后在世)编,林烃又增以《十景图》。赵廷瑞,开州(今属四川)人,生卒年不详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林烃字贞耀,闽县(今属福建)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四十一

  • 二程外书

    十二卷。二程门人所记,朱熹编辑。成书于乾道九年(1178)六月。是书属于其门人搜辑的余篇及语录;又取诸人集录,参伍相除,得此十二篇,以为外书。凡采朱光庭、陈渊、李参、冯忠恕、罗从彦、王蘋、时紫芝七家所

  • 千金翼方

    三十卷。唐孙思邈(详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撰。此书是《千金要方》的续编,约成书于永淳元年(682)。“翼”即羽翼之意,言此二书互为补充而成羽翼,故后世常并提二书为《千金方》。此书内容十分丰富,分一百八十

  • 强兵

    ……威王问孙子曰:“□□□……□齐士教寡人强兵者,皆不同道。……[有]教寡人以政教者,有教寡人以[□]敛者,有教寡人以散粮者,有教寡人以静者……”[孙子曰]:“……皆非强兵之急者也。”威[王]……□□

  • 易经颂

    十二卷。明陈仁锡撰。该书借剖析字句来发挥意义,虽取《本义》而亦有相异者。大抵据文臆断之处多,而研究古训之处少。因为陈氏本为文人,经学并不是他的专门所长。该书未见著录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始据副都御史黄登贤

  • 角上明人尺牍

    二卷。清黄定兰辑。此帖收明代二十六人尺牍,为丰白庵、屠简、张东沙、丰南禺、屠行虚、沈佳则、俞文曦、李之文、陈后冈、范东明、汪长文、沈文恭、叶乡朗、杨梦亭、闻隐麟、沈云冲、柴以观、沈鸿泰、庄天目、李金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