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假借例释

说文假借例释

一卷。清吴俜(其生平未详)撰。吴俜为广东鹤山(今高鹤县)人。是编亦专论六书之假借,其大旨谓古人字少,故依傍同声而寄其事。其说曰:“凡事物之无字者,皆得以寄之,此假借之本义。中古以后,文字日孳,古无其字者,代有制作,而作书仍沿用假借之字者,在今日为假借之又一类。而作书时,实未有其字,古书相传,转写变易,至于有汉,通借繁多,不可穷诘,凡同音皆得假借,所谓音同而义即随之;且有古文本有而亦用假借者,假借之用,至是愈广,此又假借之一类。然非制字之初便已如此。”其前一例,即制字时之假借;后一例,即用字时之假借;中一例,即始为无字之假借,继为有字之假借,与侯氏《例举》分别制字用字及制字用字时或相混之说,大意略同,惟较侯氏之说简约。其举“臤”古文以为“贤”,“哥”古文以为“歌”,为在古人则为本无,在后人则为本有,尚嫌失于笼统。《说文》所引古文,据其后序,皆指壁中书而言,非制字时始前之古文,乃新莽时甄丰考定六书时之所谓古文。此种古文,其中假借多以本有之字相假,不得尽谓为本无其字。《三体石经》之古文,当时即据壁中书传写,其中于本有之字,仍时假用他字,并不以本无其字为限,即其明证。吴氏于此等处,均未及分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兴小历

    即《中兴小纪》。

  • 螺峰说录

    一卷。清毛先舒(详见《声韵丛说》)撰。认为道德智能高,学识渊博的圣人深知生死存亡的奥秘。乾道变化,完美的人希望人性善良,恪守人伦纲常的人愿人性善良,只有为善之人,才会有美妙的来世。先舒欲主佛教之说,却

  • 宰相守令合宙

    十三卷。明吴伯与撰。伯与字福生,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万历四十一年(1613)进士。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。该书本为记叙历代宰相守令等大臣事迹,然此本十三卷已失守令之内容。书中所采材料,大多来自史传,亦间录

  • 至正集

    八十一卷。元许有壬撰。事迹见《圭塘小稿》条。此集原本一百卷。其弟有孚《圭塘小稿》序中称:“门生集录缮写方毕,先生捐官。犹子太常博士桢忽遭起遣,仓促之间,书籍失佚。”今本八十一卷,不知何时复正。内赋一卷

  • 张秦亭诗集

    十二卷。清张丹(1619-?)撰。张丹初,名纲孙,字祖望,号西山樵夫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性淡泊,交游谨慎,喜登山临水,曾北游燕赵等地。入清后隐居乡里。早年与毛先舒、沈谦合称“南楼三子”,又与陆圻

  • 无求子伤寒百问

    见《类证活人书》。

  • 平定金川方略

    三十二卷。清来保等撰。来保(1681-1764),字学圃,喜塔腊氏,满洲正白旗人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底,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发动叛乱,高宗派兵进剿,经过两年的激战,

  • 贵池县志续编

    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谢锡伯修,汪廷霖纂。谢锡伯,燕山人,清乾隆初年知贵池县事。汪廷霖,邑人,庠生。贵池县志,始于清顺治十四年(1657),为知县李愈昌属邑人刘廷銮所创修,至乾隆初年,已八十余年。时

  • 水明楼诗

    六卷。清颜光猷(约1698年前后在世)撰。颜光猷,字秩宗,号淡园。山东曲阜人。康熙十年(1671)进士。以翰林改刑部郎中,出为安顺守。后转为河东盐运使。与光敏、光毅称曲阜“三颜”。著有《易经说义》等书

  • 知非录

    二卷。明黄时耀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时耀,字德韬,号我素,新都(今四川省新都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成于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,共二卷,分内、外二篇,内篇分立志、为学、存心、检身、处家、应世六个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