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唐演义后传

说唐演义后传

五十五回。题“鸳湖渔叟校订”,与《说唐演义全传》同一作者,未确知是何人。长篇历史演义小说,叙唐太宗年间罗通征北番和薛仁贵征高丽两个主要中心故事。简称《说唐后传》。前十四回写罗通征北:李世民拜秦琼为帅征北,被屠炉公主围困,程咬金回京搬兵,罗成之子罗通在小教场比武夺帅印征北。十五回之后是薛仁贵东征高丽:书中说薛仁贵乃罗成转世,上应白虎星,天数当由他辅佐唐太宗征服高丽,但由于张士贵从中阻挠,一直到第四十二回才与唐太宗君臣相认,最后终于打败了高丽元帅盖苏文,班师回朝。该书虽为讲史,但史实的成分很少,除几个主要人名为历史实有、征北与征高丽事为历史实有外,具体细节都是依据民间传说虚构而成,英雄传奇色彩很重。故事情节构设曲折,但荒诞宿命成分也不少。该书在文学史上很少被提到,但在民间流传甚广,尤其是薛仁贵征高丽的故事,在该书基础上经说节人反复演编,已成广为人知的传说。有清乾隆三年(1738)姑苏绿慎堂藏板本,藏辽宁省图书馆。另有乾隆三十三年(1768)鸳湖最乐堂发兑本,光绪四年(1878)文和堂刻六卷本。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别本《说唐后传》八卷,为渔古山房刊本,书前题“姑苏如莲居士编次”,有鸳湖渔叟序,前二卷十六回题《说唐小英雄传》,后六卷四十二回题《说唐薛家府传》,实际是五十五回本《说唐演义后传》,析为二书。《说唐小英雄传》二卷十六回相当于《说唐演义后传》的前十四回;《说唐薛家府传》六卷四十二回相当于《说唐演义后传》十五回之后。属于此种八卷二编本的还有尚友斋梓行本和善成堂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宋元诗会

    一百卷。清陈焯(生卒年不详)编。陈焯字默公、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顺治壬辰(1652)进士。官兵部主事。全书卷一至六十为宋诗,卷六十一至六十五为金诗,卷六十六至一百为元诗。选录金诗,在此之前是不多见的。

  • 兵机类纂

    三十二卷。明张龙翼撰。龙翼字羽明,松江(今属上海市)人。生卒年、仕履皆无考。此书取古今言兵事者,自春秋而下以至元明,辑为一书,故曰《兵机类纂》。书分三十二类,每类又析若干子目。略远详近,而以明事尤详。

  • 平乐府志

    ①二十卷。清胡醇仁纂修。胡醇仁,字令远,号静斋,江南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监生,雍正二年(1724)任平乐府知府。旧平乐府志抄本仅三册,分三十一类,一册不足百张,前无序文,既断且烂,不可句读,不知其始

  • 南海集

    二卷。清王士祯(1634-1711)撰。王士祯生平详见《蚕尾集》(辞目)。是集凡二卷,为士祯奉使祭告南海来往途中所作。上卷所录由京师至广州之作,下卷所录则由广州至其家新城之诗。赵执信作《谈龙录》单摘取

  • 平定金川方略

    三十二卷。清来保等撰。来保(1681-1764),字学圃,喜塔腊氏,满洲正白旗人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底,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发动叛乱,高宗派兵进剿,经过两年的激战,

  • 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

    二十一卷。清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王国维事迹见《南唐二主词校》辞条。此因唐五代词流传者少,遂辑录《南唐二主词》、温庭筠《金荃词》、皇甫松《檀栾子词》、韩偓《香奁词》、和凝《红叶稿》、韦庄《浣

  • 东轩集选

    一卷。《补遗》三卷。明聂大年(1402-1455)撰。大年为明代文学家。字寿卿。临川(今属江西)人。宣德末由经明行修荐授仁和县学训导,改常州府学,再升仁和教谕。景泰六年(1455)朝廷有史事,征其入翰

  • 沟洫疆理小记

    一卷。清程瑶田(1725-1814)撰。瑶田本名易,字瑶田,后字易畴,以字行。安徽新安(今安徽歙县)人。乾隆庚寅(1770)恩科举人,官太仓州学正,六十四岁时选嘉定县教谕,旋告归。师从江永,精于经学,

  • 注疏琐语

    四卷。清沈淑(详见《陆氏经典异文辑》)撰。卷一是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,卷二是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,卷三是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,卷四是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庄子》。题名“

  • 汇印经传评点五种

    不分卷。徐树铮(1880-1925)编。徐树铮字又铮,又号铁珊,江苏萧县(今属安徽)人。十三岁中秀才,十七岁补廪生。1905年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就读。回国后,于1912年开始在北京政府任职,历任陆军部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