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经衍义大全合参

诗经衍义大全合参

八卷。清汪桓(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)撰。此书以《诗经衍义大全合参》为名,大概是因为用永福黄坤五、金浦江晋云二人《诗经衍义》的旧体而略有增减的缘故。此书分上、中、下三格。下格是《朱氏集传》,中格摘录各家之说,上格就是所谓《诗经衍义合参》。编首下格录《朱氏集传序》及《诗经》篇目。上格录《诗大序》、风雅颂总说,先儒说诗要法、《诗经衍义》类题辨异,以备参考。中格录各家通论全经的话及篇目文字音切。全书大旨都从紫阳,间引伊川程氏、安成刘氏、三山李氏之说。每篇之下,首列全旨、次列章旨、次为主意,此类都依文训释,大多是对集传的阐明,偶尔也参考序说,浅显易见,尽管是循文演义,但又不失诗的本义,只是征实学不足,均为抄袭陈言,少有新义,笺释文义,终不免粗浅。有顺治康熙间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崇祯实录

    十七卷。清初编成。是书以崇祯皇帝的活动为中心,按年月详细记述了崇祯朝的国政大事,保留了当时朝廷中所呈缴的章奏、批件和派往各省地官员所收集的情况,是了解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和明末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情况的重要

  • 四书解疑

    二十卷。清黄梅峰撰。黄梅峰字一泉,浙江余姚(今浙江余姚)人。是书原名为“摘疑”,邵晋涵改为“解疑”。书首有邵晋涵、徐坤二序,又有梅峰自序及例言,后有自跋,书为诏初学起见,用问答体。例言谓“观此书者,每

  • 孔子年表

    一卷。清臧镛(1767-1811)撰。臧镛原名镛堂,字在东,号拜径,江苏武进人。曾师从卢文弨,又从钱大昕、段玉裁治经学,阮元任浙江巡抚时,臧氏曾客其幕府,助其编纂《经籍纂诂》。著有《拜纪日记》、《拜经

  • 秋塍文抄

    十二卷。《三州诗抄》四卷。清鲁曾煜(约1736年前后在世)撰。鲁曾煜,字启人,号秋塍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,改庶吉士未受职,乞养亲归故里。教授生徒,终于家。本集收文一百二

  • 入声表

    一卷。清江有诰撰。有诰生平见“音学十书”。陆氏《切韵》以入声配阳声;顾氏治古音则以入声改配阴声;江永主张数韵共一入,入声兼配阴阳。有诰谓平上去入各部相承,其字之偏旁谐声无不吻合,此部之入,他部不容假借

  • 周易集解纂疏

    十卷。清李道平撰。李道平,生卒年不详。字远山,湖北安陆人。嘉庆二十三年(1818)举人。此书是李道平对唐代李鼎祚著《周易集解》所做的比较详尽的疏证。由于李道平治易深受惠栋和张惠言的影响,故此书多取惠、

  • 金石录补

    二十七卷。清叶奕苞编撰。叶奕苞(1660-1730),字九来,号二泉,一号半园,崑山(今属江苏省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。后见摈归,筑“半茧园”居之。集秦汉以来金石刻,互相参证辨释,而编

  • 昭鉴录

    十一卷。明洪武初奉敕撰。据《千顷堂书目云:“太祖尝命礼部尚书陶凯(生卒年不详)等采录汉、唐以下藩王善恶以为鉴戒。编辑未竟,复诏秦王傅文原吉、翰林编修王僎、国子博士李叔元、助教朱复,录事蒋子杰等续修之。

  • 文安策略

    十卷。明刘定之(1409-1469)撰。刘定之字主静,永新(今属江西省)人。正统初年,会试第一,授编修。宪宗时官至礼部左侍郎。擅长文学,为文以敏博著称。据案伸纸,立成绝句百首,又尝一日草九制,笔不停书

  • 剪愁吟

    一卷。清姚栖霞撰。姚栖霞,生平不详,江苏吴江人,姚岱之女。清代诗人。自幼聪慧异常,能辨四声,十岁时即能赋诗。年十七而早逝。此书有蒋再山刊本,没有刊书年代。书前有其父姚岱及朱春生所作序言,有郭麐、郑璜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