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卷。清王颂蔚(1848-1895)撰。王颂蔚,号芾卿,又号蒿隐。苏州长州人。光绪六年进士。官至刑部主事,学部补员外郎,后升郎中,任京师泽学馆监督等职。其人肆力于词章之学。是集有文集三卷,补遗一卷,诗
二卷。清周彝(约1710前后在世)撰。周彝,字策铭,娄县(今上海松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康熙三十六年(1697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著有《华鄂堂集》。此集共二卷,皆为诗。周彝作诗,喜为长篇,如《送张长史
一卷。清张象津撰。象津字汉渡,号莪石,别号雪岚,新城(今属山东)人,官至济宁州学正。张氏以为,周制车名甚繁,不外大车、小车二端,乃取《考工记》中论车者,加以注释,于小车注释尤详,大车附见于后,遂成此书
四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王者辅、王畹修,吴廷华纂。王者辅,曾任宣化府知府。王畹,句曲人,宣化府知府。吴廷华,字仲林,号东壁,钱塘(今杭州)人,康熙举人。官兴化府通判。乾隆初年,郡守王者辅设局修志,稿未竣,
无卷数。清陈鋐撰。陈鋐详《四书就正录》条。此书成于乾隆元年(1741),作者意在解晰四书疑义,故而名为“晰疑”。书中于朱熹以来各家解说四书确当者略而不说,选择各家解说不当之处予以晰明,尤其着重解说《大
二十卷。金李杲(详见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等撰,编辑人不详。此书为丛书,共十种,包括金李杲《内外伤辨惑论》三卷,《脾胃论》三卷,《兰室秘藏》三卷,宋崔嘉彦撰、李杲校评《崔真人脉诀》一卷,元朱震亨《局方发挥
十二卷,清夏之蓉撰。夏之蓉字芙裳,号醴谷,高邮(今属江苏高邮县)人。雍正进士,乾隆初年举荐博学鸿词科,授为检讨,曾经主持福建科举考试,督学广东和湖南,以古文之学校士,录其尤者为《汲古编》。辞官归家后主
十卷。卷首有“秘阁帖”,卷末题有“宣和二年三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”等字样,且年月之上盖有“御书”之印。其正文十卷中,前四卷分别为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书,第五卷为晋朝诸王氏书迹,第六卷为羊欣、索靖、谢庄、
无卷数。清顾景星(1621-1687)撰。景星字赤方,号黄公,蕲州(今湖北蕲春县)人。明贡生,康熙己未(1679年)荐举博学鸿词,以病辞。记诵淹博,以诗文著称,著作尚有《白茆堂集》、《读书集论》等。顾
无卷数。清代彭定求(1645-1719)编。彭定求见《周忠介公遗事》条。作者在此书序中明确了编此书宗旨,即朱陆二派儒学理论殊途同归,不能只持其一方。全书共摘录了宋代朱熹、陆九渊,明代薛瑄、吴与弼、陈献